《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代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并对中国的哲学、艺术、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经典之一。隶书是中国书法艺术中的一种书体,源于战国,孕育于秦代,形成于西汉,盛行于东汉,复兴于清代,字体的优雅、静穆的姿态,左伸右展的波横,犹如骄傲的雁尾,伸向苍穹。她滥觞的年代,几乎与《道德经》相去不远,因而孙敏老师选择用隶书书写《道德经》极为契合。
隶书,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根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极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孙敏老师的隶书在书法圈中一直享有盛誉,此次用隶书书写的《道德经》,笔法流美,气势婉约,观后令人垂怜,故特此出版,以飨书法爱好者。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