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俄苏文学经典译著:我的童年
0.00     定价 ¥ 68.00
太仓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108069702
  • 作      者:
    高尔基
  • 译      者:
    姚蓬子
  • 出 版 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20-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1936)

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苏联作家。生于木工家庭。当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等,流浪俄国各地,经历丰富。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z杰出的代表”。代表作品有《母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姚蓬子(1891—1969)

浙江诸暨人。原名姚方仁,后改为姚杉尊,笔名小莹、姚梦生等。1930年参加“左联”。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并与老舍合编《抗战文艺》,曾在国民党政府军委会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任职。后在重庆创办作家书屋。著有诗集《银铃》《蓬子诗钞》等,译有《我的童年》《盗用公款的人们》。


展开
内容介绍

《我的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内容包括了高尔基幼年时期从三岁至十岁这一段时间的生活断面。阿寥沙·彼什科夫三岁丧父后,由母亲和外祖母带到外祖父家。外祖父卡什林是一个小染坊主,已濒临破产。他性情暴躁、乖戾、贪婪、自私;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甚至第三代也受到很坏的影响。外祖父家里,弥漫着人与人之间的炽热的仇恨之雾;大人都中了仇恨的毒,连小孩也热烈地参加一份。小说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

 


展开
精彩书评

这套丛书选择了1919年至1949年介绍到中国的近五十种著名的俄苏文学作品。1919年是中国历史和文化上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它对于中国俄苏文学译介同样如此,俄苏文学译介自此进入盛期并日益深刻地影响中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套丛书的出版既是对“五四”百年的一种独特纪念,也是对中国俄苏文学译介的一个j佳的世纪回眸。

——学者 陈建华

 

翻译活动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一开始,一直贯穿到左翼文学运动的始终。……人们从中了解世界文学的历史及其发展,汲取先进思想文化的养料,学习创作的方法,以此推动创作,深化理论,建设中国自己的鲜活的文学。甚至可以说,没有翻译,就没有中国现代文学,也就不会有其辉煌的历史。

这套书汇聚了俄苏文学的名家、脍炙人口的名作、名震遐迩的名译,既有文学欣赏价值,也有历史文献价值。

——学者 王锡荣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