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研究
0.00     定价 ¥ 59.80
太仓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503265792
  • 作      者:
    刘静佳
  • 出 版 社 :
    中国旅游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刘静佳,云南旅游职业学院教授,文化和旅游部(原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云南省旅游类专家库专家,美国西华盛顿大学赫胥黎环境学院访问学者,访学主题为国家公园的环境教育。
  在CSSCI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部,主持云南省社科规划科普项目1项、雀部级课题5项,参与省级以上课题10余项。
展开
内容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在实践中发现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并没能从根本解决环境问题,环境教育应运而生,成为改善环境污染和防止破坏的有效方式之一。国家公园作为重要的保护地类型,也承担着环境教育的核心功能,这一功能将对国家公园功能体系的完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国际上国家公园一直都是环境教育天然的大教室。然而,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中国国家公园有了漂亮的环境教育大教室,却出现了少有学生、少有教师、少有教材、少有教育机构的“一有四少”的状况,环境教育教室缺乏活力;而在国家公园之外,以自然教育和自然体验为主的环境教育类商业活动却供不应求。面对这两组冷热矛盾,建立中国的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将人们吸引至国家公园场域内主动接受环境教育,成为国家公园探索和发展的一个新命题。囿于社会发展阶段和国家公园相关理论和研究的局限,与环境教育相关的研究此前并没有在国家公园的系列研究中占到重要位置。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过程中,应该以系统思想和相关理论对其进行相关研究。引入系统理论、动力机制和多中心理论对国家公园环境教育进行研究,是一种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从要素至系统、至功能再到路径的体系化研究。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可行性
1.5 研究方案

第2章 概念、理论及案例
2.1 核心概念
2.2 相关理论应用分析
2.3 案例点基本情况

第3章 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ESFP模型构建
3.1 模型构建依据
3.2 模型要素筛选
3.3 结构模型(ESFP-S)
3.4 机制模型(ESFP-M)

第4章 黄石和普达措环境教育动力机制ESFP模型对比分析
4.1 基本情况的对比
4.2 结构模型(ESFP-S)对比
4.3 机制模型(ESFP-M)对比
4.4 对比分析结论

第5章 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构建
5.1 动力机制模型的修正
5.2 理念维度的构建
5.3 主体维度的构建
5.4 利益维度的构建
5.5 制度维度的构建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