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融合与修正:跨文化交流的逻辑与认知研究
0.00     定价 ¥ 96.00
太仓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521812121
  • 作      者:
    鞠实儿,等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鞠实儿,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数理逻辑方向获理学士学位;1987年获中山大学哲学系科学哲学专业硕士学位;2000年,获武汉大学哲学系博士学位。
展开
内容介绍
  《融合与修正:跨文化交流的逻辑与认知研究》以多重文化融合理论为总体框架,综合运用民族志方法、扎根理论方法、认知科学方法、广义论证方法、非形式逻辑方法、形式(符号)逻辑方法(包括公理化方法)和博弈论方法,研究跨文化群体交流的逻辑和认知结构,从而为处理跨文化群体互动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根据多重文化融合理论,跨文化交流的两个核心机制是融合和修正。全书将围绕这两大主题按照语言融合、逻辑融合、文化修正和信念修正四部分展开,其中语言融合为跨文化交流提供语言基础,逻辑融合为跨文化交流提供逻辑基础,文化修正通过人类学和心理学等实证方法给出跨文化交流的宏观过程,信念修正则综合运用和发展信念修正理论、动态认知逻辑和模糊逻辑以及博弈论等工具揭示跨文化交流的微观机制。
  我们从语言和逻辑两个方面对融合进行了形式化建模。在语言融合方面,我们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使用的语言抽象为不同的语义网,考察了语义网上节点的对应和融合,进而研究新产生的语义网对两个原有语义网的影响。另一方面,根据文献中语言人类学的调查结果,我们对语言学家发现的一种原始性的具有一定普遍性的语言IMA语言进行了逻辑建模,它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同语言表层差异下的深层差异和共同之处。
  在逻辑融合方面,我们将一个文化的逻辑抽象为该文化所认可的全体论证构成的集合,然后考察不同逻辑融合的可能性。通过公理化方法,我们得到了一些不可能性结果,以及哪些逻辑性在融合下更容易得到保持。通过构造性方法,我们找到了实现逻辑融合的一种途径。另外,我们还将一个文化的逻辑处理为一个论辩框架,研究了不一同论辩框架融合下各种语义的保持性。
  我们从文化和信念两个维度对修正进行了研究。在文化修正方面,我们基于中山大学和德国科隆大学、鲁西南地区N村落、拉萨西郊和北郊、甘南夏河县拉卜楞镇及其周边地区等田野点的调查资料,从广义论证的角度,根据主体、语境和言语行为的特征刻画出真实的论辩过程,提取了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多种典型论证模式;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了主体在跨文化交流中使用的文化模型与文化图式,并探讨了文化图式的动态变化与融合过程;对刻画跨文化互动整体性质的多重文化融合理论及其假设,提供人类学与心理学证据并进行验证;在上述研究结果和田野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约束公共文化的规则。
  由于信念是文化的重要承载形式,我们还运用形式化方法研究了跨文化交流背景下的信念修正机制。与传统的信念修正理论相比,我们的信念修正理论不再假设新信息具有绝对优先性,而是要在本文化的核心信念下进行评估,与核心信念相融的信息才会引发修正。由于语言的模糊性,我们还以动态信念逻辑为基础,考察了基于模糊真的修正。按照多重文化融合理论,在融合与修正后,会产生一种新的共生文化。一种达成共生文化的方法就是谈判。因此,我们研究了一种基于谈判的修正,以及谈判解的逻辑刻画。
展开
目录
导论:跨文化交流的概念模型
1 引入
2 文化的结构
3 跨文化交流的过程
4 文化模型的形式定义
5 文化修正的形式规范
6 跨文化论辩的理性建议
7 多重文化融合理论
8 结论

第1编 语言融合: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基础
第1章 基于语义网的语言融合
1.1 意义和文化
1.2 语义网
1.3 搭建语义网
1.4 跨语义网主体沟通
1.5 小结
第2章 基于极小语言的语言融合
2.1 语言逻辑研究的英语进路
2.2 作为原型的IMA语言
2.3 IMA语言的逻辑
2.4 可能的扩充
2.5 小结

第2编 逻辑融合:跨文化交流的逻辑基础
第3章 基于公理化方法的逻辑融合
3.1 逻辑的形式刻画
3.2 逻辑融合的形式刻画
3.3 逻辑融合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
3.4 与其他聚合框架的关系
3.5 小结
第4章 基于构造性方法的逻辑融合
4.1 文化逻辑系统
4.2 文化逻辑系统融合
4.3 融合的性质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论辩框架的逻辑融合
5.1 导言
5.2 抽象论辩
5.3 模型
5.4 聚合结果
5.5 相关工作
5.6 小结
……

第3编 文化修正:跨文化交流的宏观过程
第4编 信念修正:跨文化交流的微观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走向田野的逻辑学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