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多数欧洲语言都属于印欧语系不同,芬兰语属于乌拉尔语系的芬兰一乌戈尔语族,与爱沙尼亚语、匈牙利语和拉普语同根同源。因其语法非常复杂,被公认为是同中文、希腊文和阿拉伯文一样难学的语言。芬兰语的文字产生较晚,距今只有不到500年的历史。与我们所熟知的世界上许多其他主要文字不同,芬兰语的文字是出自一位主教之手。16世纪初叶,从属于瑞典王国的芬兰早已皈依基督教。为响应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倡导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创始人马丁·路德的号召,一些欧洲民族开始陆续使用本民族语言翻译《圣经》并布道传经。芬兰土尔库的主教米卡尔·阿格里科拉(Mikael Agricola,1509-1557)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并结合个别德语和瑞典语的字母创建了芬兰语文字,后来还用芬兰语翻译了《圣经》的《新约全书》。在芬兰从属于瑞典期间,芬兰语还只是处于次要地位的语言,但在1809年芬兰成为沙俄的大公国后,随着芬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自治权利的增加,芬兰语也于1863年被赋予与瑞典语同等的官方地位。
展开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勃尔约·韦海麦基
★作为尤哈尼·阿霍早期作品之一的《牧师的女儿》以现实主义的真实笔调讲述了艾莉成长的故事。阿霍所描写的少女的期许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至今仍令人感触颇深。
——芬兰语文教师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