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吉思,曾用名达来,教授(专业技术岗位二级)。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大城子镇东五家村。1966年内蒙古师范学院(现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蒙古语言文学专业毕业,1968年分配到青海省海西州,先后在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海西州中学任教。1978年考取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族古代文学方向研究生,师从巴雅尔教授,1981年末毕业回青海。1982-1998年在青海民族学院(现青海民族大学)少语系任教。1999年被引进西北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化学院任教,研究生导师。多年来从事蒙古文学、翻译理论、蒙汉翻译教学与研究工作,兼及蒙藏文化关系、蒙古族佛教文化研究。近年相继完成国家民委2002年度重点科研项目“藏传佛教与蒙古族文化”,200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蒙古族佛教文化调查研究”,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蒙古族翻译史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十五”规划项目“汉蒙翻译教程”。
专著有《蒙古族英雄史诗与古代草原文明》(蒙古文,2001年)、《汉蒙翻译教程》(2004年)、《藏传佛教与蒙古族文化》(汉、2007年,蒙古文、2009年)、《蒙古族佛教文化调查研究》(汉、2010年)、《蒙古族文学与文化论稿》(2018年)以及《蒙古族翻译史研究》(汉)等。研究生学位论文《蒙古族英雄史诗民族特征研究》(约40千字)一文被收录于《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论文集》(上),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参编《中国少数民族古代美学思想资料初编》《青海当代文学50年》。
自从1980年2月23日《内蒙古日报》(蒙古文)文艺版发表首篇论文至2016年,在多种学术刊物上用蒙、汉文字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专著和论文曾获国家民委、青海省人民政府、甘肃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四项,甘肃省教育厅、西北民族大学颁发的优秀成果奖一、二等奖两项。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