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新丰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0.00     定价 ¥ 68.00
太仓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218140704
  • 出 版 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1-01
收藏
内容介绍
  《新丰县革命老区发展史》运用唯物史观,按照实事求是原则,系统、全面地记述了新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武装斗争,建设革命老区的历史。
展开
精彩书摘
  《新丰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1944年夏,由于日军打通了粤汉铁路交通线,并占领了广东沿海地区,华南抗战形势曰趋严峻。为做好独立自主坚持敌后抗战准备,中共广东省临委决定,在已停止活动的地区全面恢复党的组织和活动,并组建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以坚持敌后抗战和争取华南抗战的胜利。根据省临委的决定,后东特委为恢复新丰党组织,并在新丰筹建抗日武装,开辟敌后根据地,决定任命梁泗源为新丰县特派员,回新丰主持党组织恢复重建和筹建抗日武装。梁泗源再次受命回到新丰后,按照“既积极又慎重”方针,首先开展党组织的恢复重建和党员发展工作。在全面了解党员在停止活动期间表现的基础上,通过办班学习,分期分批进行审查。凡是在停止活动期间革命立场坚定,没有变节行为的恢复其组织关系,并重建党的组织。同时,在恢复党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培养和考察积极分子,吸收新党员,发展党组织。经过半年多努力,不仅已经停止活动的党组织陆续得到了恢复,原有党员也恢复了组织关系,而且在北区黄礤的梁坝、黄沙坑、三坑,回龙的秀溪、松山,中区梅坑的长坪,东区马头的石角、湾田、横岭,以及西区遥田的新长乡等建立了党支部或党小组,发展了一批新党员。至1945年6月,全县党支部从停止活动前4个增加到11个,党员从9人(停止活动期间多数党员撤离或转移到外地)发展到76人。
  在恢复和发展党组织的同时,根据后东特委关于在新丰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的部署,梁泗源开始在福水村筹建抗日武装。福水村离马头圩4千米,群众基础好,早在1939年秋就成立了党支部。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福水党支部通过成立“兄弟会”“读书会”“习武班”等,以学文化、练武艺为掩护,组织村中青年学习军事,开展军训,培养了一批武装骨干,为成立新丰抗日武装打下了一定基础。在筹建工作紧张进行的时候,1945年5月下旬,“茶峻山事件”时撤离新丰,已在东江纵队二大队任军事教官兼第一中队中队长的郑大东,受后东特委、东江纵队委派,回新丰参与组建抗日武装。接受任务后,郑大东与前来特委汇报工作的龙希化装成小商贩,日夜兼程赶回新丰福水老家,与梁泗源、赵准生(已于1945年3月越狱回到新丰)等人会合,就成立抗日武装的行动方案反复进行研究和部署。决定以福水“十二兄弟会”、军屯锄奸团、梁坝武装民兵为基础,争取马头抗日常备中队起义,成立新丰人民抗日游击队。经过周密准备和细致工作,6月5日,新丰人民抗日游击队在福水村宣告正式成立。由郑大东任队长,设3个排9个班,共有70多人。从此,新丰党组织拥有了自己掌握的武装力量,揭开了建立新丰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序幕。
  游击队成立后,通过智取国民党军设在板岭下银珠岩的军需仓库,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及军用物资,既解决了游击队武器装备问题,又大长了队员和抗日群众的士气。就在游击队成立不久,一股日军企图到马头一带“扫荡”,游击队得到消息后,立即在鸭卵塘附近设伏。待日军进入伏击圈后,队员们马上猛烈开火,打得日军晕头转向、不知虚实,只得绕道往连平方向而去,使马头民众免遭日寇铁蹄践踏。这一仗打伤日军7人,也让游击队声威大震,很快发展到150多人。
  ……
展开
目录
序言
绪论

第一章 老区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二、历史沿革
三、乡镇建制
四、自然资源
五、老区评划

第二章 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斗争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新丰
第二节 红军早期领导人李任予
一、投身大革命洪流
二、参与创建闽西苏区
三、接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
四、筹备召开古田会议
五、转战华北洒热血

第三章 建立抗日游击区
第一节 新丰党组织的建立
第二节 抗日救亡运动的广泛开展
第三节 新丰军民英勇抗击日军
第四节 县工委成立与“茶峻山事件”的应变
第五节 成立新丰人民抗日游击队
第六节 配合东纵开辟抗日游击区
一、开辟抗日游击区
二、建立敌后根据地
三、迎接东纵北上部队
……

第四章 坚持武装自卫斗争
第五章 实现新丰全境解放
第六章 老区的建设发展

附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