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一个共和国同龄人的高等教育40年》:
李立:我的想法是,学生工作要以引导为主,学生管理首先肯定学生的主流是积极正面的,再通过教育来引导学生,而不是强迫命令压制。记得有一年西北某大学出了一件事儿,就是两个外籍留学生在元旦联欢会上做了个表演,当时传出来说是“辱华表演”,结果大学生就把留学生公寓围了,反应很激烈,那天晚上我们西电的学生也去参与,现场情势很紧张。当时我在北京开会,回来以后上级就批评我,说我工作不力,我说我当时没在学校,我在学校情况可能会好一些。省人大开会的时候我也去了,我第一句话就说,如果我们的学生知道有留学生侮辱中国人,却无动于衷,那就是我们的教育失败了,我现在应该做检讨。我认为应该肯定学生的爱国热情,学生聚集虽然不对,但如果是为了维护民族尊严、表达爱国诉求,还是应该肯定学生的爱国热情。我们的任务是给学生讲明情况,正确引导。后来事情果然搞清楚了,实际上是误传,真实情况不是传言的那样。另外,有些做出过激行为的也不是学生,是社会上的闲杂人员借机起哄。我们把真相告诉学生,学生马上就清醒了,然后再教育学生,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爱国热情引导到努力学习、早日成才上来。当时包括省委副书记杨永茂在内的人都鼓掌,认为我说的对,所以,我觉得对学生要引导,而且学生工作要以党建为中心,要把学生骨干抓住。我刚毕业留校的时候,我们学校的老政委是1955年授衔的欧阳文中将,他从彭老总平江起义以后就一直跟着彭老总。后来四野塔山阻击战时,他是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我当团委副书记、宣传部副部长,管学生,他就跟我说,一定要抓党建,他说他们当时在部队就是抓党建,所以我始终记得这个,抓学生工作,要抓学生骨干,抓学生积极分子,抓学生党员,抓学生入党积极分子。
彭宇文:您从事学生工作中印象最深刻个案性的事情有什么?
李立:大学生思想活跃,容易出现群体性诉求表达,出现情况我们把他们劝回来,给他们做教育工作,让他们心悦诚服,坚定听党话,跟党走。这个时候我最高兴,也是最觉得自己工作是有意义的时候。
彭宇文:那个难度是最大的,西电学生应该还好引导吧?
李立: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还要耐心引导学生,给学生把事情讲清楚,把道理讲清楚,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润物细无声”。做学生工作不能简单粗暴地下命令,要分清学生诉求的出发点,帮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起讨论存在的问题、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咱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彭宇文:所以,其实学生工作里面有很多是可以总结的,只是我们现在还没有把它总结出来,有时候我们总结时会有一些顾虑。您看您讲的,真有成功经验,其实是应该总结的,您是教育了学生,更是对学生的呵护。
李立:对,这里边是有规律的。另外,就是跟平时的工作也有关系,这些学生知道我们学校党委是深爱国家的,是为国家着想的,是不会把他们引到错误道路上去的。因此,我们平时一定要到学生中间去,不到学生中去就很难说,就是说我要做一个平民书记。
刘亚敏:现在思想政治教育都在提“三全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您那个时候有没有提?
李立:那时候没提,但实际上很重视。大学四年给了我什么?第一个是给了我比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第二个就是这个学校那种红军传统的熏陶,我上下课看见老师都是穿着洗得发白的军衣,虽然不是军衣了,但透过发白的军衣,可以看到革命传统还在。学校老讲我们是红军学校,是从1931年苏区走过来的学校,这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当了党委书记以后,除了领导全校的党建,还有一些大的工作以外,我主要的任务就是整理总结学校的光荣传统,就是周总理当年讲的,一定要把这个告诉我们的后人,我觉得我有这个责任。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