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定制式”人才培养的实践逻辑:以H大学的试点班为例
0.00     定价 ¥ 128.00
太仓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520174480
  • 作      者:
    王秀丽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王秀丽,1979年出生,山西人,201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主要从事食物消费行为洞察与引导、消费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通过对“定制式”试点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的过程式回溯,展示了改制背景下大学场域中人才培养丰富、复杂而冲突的场景。在这一过程中,秉承不同目的理性的行动者追求偏好理性的惯习,特别是外界力量的介入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修改、型塑着实践的结果,挑战了对“定制式”人才培养实践“预设目标——方案实施——产出符合预设的结果”的线性过程假设。研究发现,高校人才培养实践中充满了不确定与偶然性,人才培养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毕业生所达到的规格是高校场域内部各层次行动者及其身处期间的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下,行动者实践的结果,而非定制,其中的不确定性与偶然,放在层层嵌套的人才培养场域中,又是合理、必然、与可被理解的。结合不同行动者的关系,充分表现了结构与行动的制约与建构关系。
展开
目录
第一章导论
一研究问题缘起
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第二章实践理论:整合结构与行动的分析范式
一理论基础:结构与行动
二分析框架:超越结构与行动二元对立的实践理论
三研究方法
四内容结构
第三章社会转型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实践
一不同历史场域中机械专业培养目标的形塑
二校企合作在应用型人才培育中的发展沿革
三制度层在人才培养目标定订中的实践
四“定制式”试点班培养目标定订实践
本章小结:合法性建构中目的理性的践行
第四章目标指向与供给基础的调适实践
一管理层的人才培养实践
二培养方案的出笼
三培养方案模式的选择特征
本章小结:不同理性之间的平衡
第五章技术层的理解转向与实践逻辑
一技术层的实践
二试点班培养方案实施实践
三不同类型资本在实践中的转换
本章小结:高校场域中教师专业价值实践
第六章“定制式”试点班的实践转向
一职业岗位的评价
二毕业生对培养过程的自评
本章小结:“定制式”试点班在实践中实现转向
第七章变革场域下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逻辑
一“定制式”人才培养的过程机制
二高校场域“外紧内松”耦合的嵌套性特征
三“外紧内松”耦合场域中行动者的实践逻辑
本章小结:实践的模糊性与偏好协调抉择
第八章超越结构与行动的实践
一研究发现
二理论反思与未来研究
三研究局限参考文献
附录差异背景下高职校企合作的可行空间考察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