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第一编 农民与社会
第一章 社会化小农:动机与行为
一 小农理论述评与研究视角
二 小农动机与行为:内生逻辑
三 社会化小农动机与行为:货币约束
四 社会化小农行为:悖论解释
第二章 社会化小农:解释当今农户的一种视角
一 社会化小农:定义、形态与计量标准
二 社会化小农:理论假设与分析框架
第三章 社会化小农:一个尝试的分析框架
一 国家与社会分析框架
二 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
三 制度主义分析框架
四 一个尝试的选择:社会化小农分析框架
第四章 农民生育偏好与行为:社会解构模型
一 文献梳理与问题提出
二 农民生育偏好与行为:逆传统生育
三 农民生育偏好逆变的解释:社会解构模型
四 几个简单结论
第五章 农民行动单位:集体、农户与个人
一 农民行动单位的分析框架
二 当代中国农民行动单位的演变
第六章 “圈层理论”与社会化小农
一 “圈层理论”与小农
二 小农与“市场圈”
三 小农与“就业圈”
四 小农与“投资圈”
五 结论
第七章 社会化小农与乡村治理条件的演变
一 治理空间
二 治理权威
三 治理话语
第二编 农民与市场
第八章 从“以业为商”到“以农为市”
一 传统小农:“以业为商”
二 当今小农与市场:“以农为市”
三 结论
第九章 农户的市场约束与行为逻辑
一 “为买而卖”与“为卖而买”——从需求角度讨论小农与市场
二 “以业为商”与“以农为市”——从供求角度讨论小农与市场
三 “小农的市场”与“市场的小农”——从市场经济地位讨论小农与市场
四 结论
第十章 农民打工:动机与行为逻辑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第一代打工者:饥饿逻辑
三 第二代打工者:货币逻辑
四 第三代打工者:利益逻辑
五 讨论与结论
第三编 小农的改造
第十一章 改造传统农业:经典理论与中国经验
一 大生产改造理论
二 集体化改造理论
三 纵向一体化改造理论
四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五 经典理论的中国适合性与现实路径
第十二章 小农经济、大户经济与农业现代化
一 农村经济大户是农业生产力提高的必然,是现代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所驱使,又是最终走出传统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束缚的必然选择
二 农村经济大户与农村大户经济的内涵、特征和本质
三 农村大户经济与传统农业下小农经济有本质的区别,已初步具备现代农业的特征
第四编 研究农民的方法
第十三章 在社会化中研究乡村
一 以农民为研究单位
二 以农户为研究单位
三 以村庄为研究单位
四 以区域为研究单位
五 以社会化就业网络为研究单位
第十四章 超越村庄的四种范式:方法论视角
一 施坚雅范式:市场关系
二 弗里德曼范式:宗族关系
三 黄宗智范式:经济关系
四 杜赞奇范式:权力关系
第十五章 如何超越村庄:研究单位的扩展与反思
一 集市(镇)系统取向
二 传统社会网络取向
三 村庄集合取向
四 区域社会取向
五 立体网格模式取向
第十六章 概念建构与概念化:知识再生产的基础
一 抽象事实建构概念
二 借用移植建构
三 比较研究建构
四 发展建构
五 进一步讨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