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大国风采:隋唐文明一本通
0.00     定价 ¥ 58.00
太仓市图书馆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514923889
  • 出 版 社 :
    中国书店
  • 出版日期:
    2020-09-01
收藏
作者简介
  姜越,女,笔名西江月、水墨清浅,江苏省沭阳县人。200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自幼酷爱文学,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文化工作。曾成功策划出版了“青春有约”系列、“青少年心灵绿茶”系列、“青春少年样样红”系列、“青少年读史尝鲜”系列、“心灵医生”系列、“红颜才女”系列图书,著有《找对婆家嫁对郎》《正儿八经地生活》《顺势者昌》等作品。现供职于北京图强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并任总经理。
展开
内容介绍
  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非常强盛的时代之一。这一时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发展。不仅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也在世界史特别是亚洲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展开
精彩书摘
  《大国风采:隋唐文明一本通》:
  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剧烈,户籍管理混乱,均田制受到破坏,逐步瓦解,以丁和户为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失去基础。而此时藩镇林立,地方不服从中央,横征暴敛以养兵对抗朝廷,赋税征敛紊乱,民怨沸腾,中央财政困难,唐政府遂于建中元年(780)宣布实行新的税制两税法。
  公元780年,宰相杨炎提出实行新的赋税制度——两税法。并规定:“今后除两税外,辄率一钱以枉法论。”取消租庸调和其他杂税。不分主户、客户,也不分定居或行商,一律依据占有的土地和财产的多寡征收一定的地税和户税。因分为秋夏两次征收,所以称之为两税法。夏税限六月交纳完成,秋税限于十一月交纳完成。
  唐代的两税征收,是按照每年政府的财政开支预算数额核实全国税收征收总额,依照各县、府的土地和财产的情况分配赋税征课任务,由县、府依赋税任务征收两税的。
  其主要规定如下:
  户税,它是按照资产的多少进行征收的。它名义上以货币定额征收,但在征收时,实际上都折算为绢帛课纳,真正征钱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按资产的多寡把天下户分成九等,然后按户等定额进行征税。第一等上上户年税四千文,第二等上中户年税三千五百文,第三第上下户年税三千文,第四等中上户年税二千五百文,第五等中中户年税二千文,第六等中下户年税一千五百文,第七等下上户年税一千文,第八等下中户年税七百文,第九等下下户年税五百文。
  现任的官员也要纳户税,其标准比照九户等进行纳税。即一品官相等于上上户,其余类推。工商店、行、铺、炉冶按规模的大小规定等级纳户税。各种流亡客户、客庄户、寄住户、权时寄居户等一律在居住地依八、九户等(即下中户、下下户)的标准缴纳户税。
  对于不定居的商贾,为了使之与定居的人实现税收负担上的平衡,依其资产总值征户税三十分之一。后改为征收十分之一的户税。
  地税:它是征米,按土地的亩数及土质的肥瘠征收,也是定额征收。地税是由唐初的义仓税发展而来的。公元628年,唐太宗下令,各州县建置“义仓”,规定王公以下的土地,每亩年税二升,以备荒年之需。但到唐中宗以后,政府的财政收入日益减少,义仓存粮已不再作为救荒之用,而是全部用作填补政府的财政亏空。于是义仓粮正式成为一项国家正常财政收入。义仓税也就正式改为地税。
  公元769年,唐代宗下令规定地税征收的标准:上等田每亩年税一斗,下等田每年税五升。两税法中还规定,如果一户数处做官或数处有田庄者,得按官品和田庄土地亩数在各处分别缴纳户税和地税。
  在两税法中,户税是依据资产征收的,地税是依据田亩征收的,而土地是当时资产的主要内容,因此,两税实际主要还是依土地的多少而征收。
  两税法的实行是均田制被破坏,土地占有情况越来越不均衡的结果。两税法的推行,使税负比较均衡,它唯以资产为依据,不以人丁为本,资产少者纳税少,资产多者纳税多。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改章建制——繁荣盛世下的改革与创新
创新的法律制度文明
官制改革:三省制
科举开创:改善用人制度
新赋役制:租庸调、均田制
漫谈唐朝两税法改革
官吏俸禄制度的改革
唐七军的创新
扩展阅读贞观之治

第二章 四通八达——盛世隋唐的交通动脉
隋朝大运河,沟通南北
唐代发达的水上交通
唐代贡路
隋唐时期的桥梁
隋唐时期的丝绸之路
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
唐代的“快递”——邮驿
严格的唐代交通法规
扩展阅读唐朝宾馆——客舍

第三章 对外开放——中外交流的繁荣时代
丝绸商品出口
瓷器名扬四方
西域物品引进
西域音乐流行中原
中朝、中日文化教育交流
唐三藏孤征求佛法
鉴真东渡名扬域外
扩展阅读鉴真最后的时光

第四章 印版刷墨——传承千年的雕版印刷文明
最早的印刷形式——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产生的背景
雕版印刷技术
版画的形成
雕版佛经与佛画
书籍册页装形成
扩展阅读印刷术传播东南亚
……

第五章 石窟造像——高超的隋唐雕塑技艺
第六章 三彩釉色——色彩艳丽的陶瓷艺术
第七章 盛唐画风——气势恢宏的绘画艺术
第八章 壮哉唐诗——空前绝后的唐朝诗歌
第九章 歌舞升平——音乐舞蹈发展史上的新浪潮
第十章 华丽逆袭——开放多样的隋唐生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