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中的近代中国与世界》:
七七事变爆发时,拉贝正在北戴河度假,他于9月初赶回南京。从8月15日开始,日方对南京进行轰炸。拉贝一回到办公室就收到了德国大使馆关于撤离南京的劝告。他开始了躲防空洞记日记的生活。1937年9月21日,日军司令官向南京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在南京的西方人士立即离开。许多外国人都逃走了,仍有一些常驻南京的西方侨民主动留下来帮助身处险境的普通中国人。1937年11月,上海失守,南京十分危急。11月中旬,日军开始向南京进攻。22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南京的平民将失去政府的保护。一些中外人士不约而同地想到,要仿效法国神父饶家驹在上海设立难民区的成功经验,在南京也设立难民区,以给平民提供避难所。拉贝和十几位外国传教士、金陵大学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授、医生商人等共同发起建立“南京安全区”,因拉贝是德国人,而且是纳粹党员,故而被选为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南京安全区又称南京难民区,是1937年12月日本军队即将攻占南京时,南京城内的欧美侨民出于人道主义,为保护平民免遭战火而成立的难民区,以美国驻华大使馆所在地和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金陵神学院、金陵中学、鼓楼医院等教会机构为中心,由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进行管理,共设交通部大厦、华侨招待所、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最高法院、金陵大学等25个难民收容所。中国政府承认安全区,承诺实现安全区的非军事化,并且提供给国际委员会现金、粮食和警察。日本方面拒绝承认安全区,但是表示只要安全区没有中国军队驻扎,日军不会攻击安全区。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进行了令人发指的血腥屠杀,金陵陷入黑色的恐怖。拉贝利用自己纳粹的身份,在他负责的不足4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内,领导十多位外国人,与日军斗智斗勇,与日本领事馆反复交涉、抗议,阻止日军的恣意侵犯和屠杀。1938年1月底,日军强迫安全区内难民还家,并声称已经恢复了南京城的秩序,但实际上杀戮依然在继续。2月18日,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被迫改称“南京国际救济委员会”,成为一个纯粹的救济机构,安全区随之解散,最后一批难民营被迫于1938年5月关闭。
拉贝目击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将其写在了自己的日记中。1938年2月,拉贝被西门子公司召回,4月抵达德国,立即四处公开演讲、作展览、放映马吉拍摄的纪录片以揭露日军暴行。6月8日写信给希特勒,提交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报告,介绍了他留守南京的原因、南京国际委员会成立的经过及其主要工作,希望德国政府出面对日本施加压力。报告的附件中,有拉贝在南京期间的部分日记,还有20多张日军暴行的照片,但报告当时没有公开。其后,他甚至一度被盖世太保逮捕。他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照片和马吉拍摄的影像资料在此期间也被没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贝因曾是纳粹党员而先后被苏联和英国逮捕,他的纳粹身份让他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在面见了朱可夫元帅并证实他没有犯错之后,他在1946年6月被同盟国去纳粹化并释放。宋美龄很快就找到了拉贝一家的下落,希望拉贝能在东京审判中作为南京大屠杀的证人出席,但被拉贝婉言拒绝。拉贝晚年生活艰苦,南京市民没有忘记他,南京市民及国民政府每月捐助金钱和粮食给他。其后因南京国民政府垮台,拉贝失去了与南京的联系。1950年1月5日,拉贝中风逝世,日记资料由他的家人保存。1996年,张纯如等人寻访到了《拉贝日记》,让其重见天日,日记的公开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成为南京大屠杀最重要最翔实的史料之一。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