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特殊境遇,择取1915年以来召开的各类文学编委会、成立会、座谈会、纪念会、代表会、创作会、讨论会、批判会等,揭示其促发或制约中国现代文学秩序、体制、方向、观念、思潮、流派、体式形成的缘由,审察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特点,把握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机制,聚焦上述会议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深度影响。
虽有多种因素促发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生、发展、变动和演化,但与文学相关的各类编委会、成立会、座谈会(含讨论会)、奖惩会(含纪念会、讨论会、批判会)、代表会等会议,建构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主体的认知方式、思想观念、情感变化、行为呈现、话语表达和价值诉求,规约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语言运用、文体样态、题材择取、叙述角度、抒情方式和书写手段,实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观念、思潮、社团、语言、体式和作家心态之发生、嬗变和演进的一种机缘与动力。
绪论
第一章 《新青年》编委会与中国新文学方向的生成
第二章 “左联”成立大会及其纲领的激情喷发
第三章 延安文艺座谈会与工农兵方向规范的文学选择
第四章 “双百方针”与对教条主义思想的抗辨
第五章 第四次文代会与“十七年文学”文艺体制的正名
第六章 1984年的文学会议与当代中国文学形态的新变
第七章 文学会议与中国现当代湖南作家
第八章 杭州会议与中国当代寻根文学的发生
第九章 盘峰诗会与中国当代诗歌的精神走向
第十章 习近平文艺思想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