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品诗
0.00    
太仓市图书馆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559427120
  • 作      者:
    邵燕祥著
  • 出 版 社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编辑推荐
  以真挚的生命,解读生命的真挚。
  邵燕祥的文字,有锋芒,有着诗人、战士两种颜色。
  章诒和说邵燕祥:在思想缺乏活力的时代,他是不倦的风。
  本书中,虽是以一个爱诗写诗人的立场点评诗歌诗人,也从侧面应证了邵燕祥为人为诗的风格,在时代的漩涡中,他有自己坚守的抗力,且以一颗纯质的心,将经历的一切转变为作品。
展开
作者简介
  邵燕祥
  1933年生于北京,著名诗人,杂文家,思想深邃,文笔老辣。曾获全国首届散文杂文奖和首届鲁迅文学奖。
  主要作品有诗集:《到远方去》《迟开的花》《邵燕祥抒情长诗集》等;散文随笔:《忧乐百篇》《沉船》《找灵魂》《我死过,我幸存,我作证》《一个戴灰帽子的人》三卷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品诗》是邵燕祥先生近年来就诗说诗的集子,在他眼中,一诗一世界,一个诗人,一首诗,一个诗歌流派,其历史不容假设。邵燕祥先生记述了穆旦、黄秋耘、蔡其矫、绿原、黄苗子、丁图、叶至善、牛汉、柳荫、荒芜、罗孚等人的为人为诗,在对这些诗人的交流中,流露着自己的诗歌观:自己习诗几十年,在写诗的路上走过不小的弯路,浪费过时间与才情;可人世间这些各样的灵魂,都会通过诗歌来表现自己,一诗一世界,读者自有智商和情商,也终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展开
精彩书摘
  一诗一世界
  在我认了些字,喜欢东翻翻西看看的时候,读到一篇文章里引用的一首李白诗,只有四句,念着押韵好听,加以对仗易记,当时就记住了: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声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课外阅读,没人辅导,记住了不等于领会了。真正领会,是后来知道了子规鸟又叫杜鹃、杜宇,阳春三月杜鹃鸟飞鸣的时候,在南方正是漫山遍野杜鹃花开,这花又叫映山红、山踯躅,大概是因开花时候到处可听见杜鹃鸟叫,所以才叫杜鹃花。杜鹃又名布谷鸟,“布谷,布谷”,唤人播种,而北方民间说它叫的是“光棍好苦”,古书中则说其叫声是“不如归去”,诗文爱用这个典故。
  那时候粗知巴蜀是四川,并不确知宣城的方位,只晓得是下江的一个县城,李白曾经流浪到那儿。他在那儿看见了山野的杜鹃花,想起故乡这时的杜鹃正叫着“不如归去”;劈头这两句,就有声有色,声是杜鹃鸟的叫声,色是杜鹃花的花色,一在故乡,一在异地,够游子魂牵梦萦的了。
  接下来的“一叫一声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深化了游子的乡愁。仿佛真能从“一叫一声肠一断”这七个字里听到了一递一声“不如归去”的呼唤,让听到呼唤的人随声而柔肠寸断;仿佛从“三春三月忆三巴”这七个字里看到了家山的阳春烟景,杜鹃在蓝天飞鸣,杜鹃花遍地开放,三个扬声的“三”字都带着鲜亮明丽的阳光。
  那关于子规鸟叫声是“不如归去”的附会,如一把钥匙,开启了全诗的意境,就足可使一个对李白身世知之不多的孩子在这个意境里徜徉。等到后来知道了李白的行踪,只不过大体摸索到这首诗编年的序位,于诗味的领略,并没有增益什么。
  最近看到一篇关于作者和作品何者更重要的讨论。我想,对于文学研究者来说,“知人论世”是必要的,不知全人,有时对个别作品的诠释也许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偏离;然而就一般读者的审美欣赏来说,作品是第一位的,凡是须得了解作者的身世处境多方背景才能读懂的作品,那作品是否有所欠缺?自然,有些社会性特强的作品,背景复杂,而作者又迫于时势或难言之隐而故作曲笔的,另当别论。
  如果意在向小读者灌输文学史知识,作品选读只是意在举例,那么,强调在读作品的同时尽量多了解作者生平,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只是向小读者进行审美的熏陶,功夫恐怕还要多用在就作品领会内蕴,至于作者是哪里人,做过什么官,生年卒年,活了多大岁数,并不是最重要的,不妨作准确简要的注明,但这部分就不必强求记诵了。让孩子死记硬背这些,顶多是为了应付某种考试,而考官一味出这样的题目,则似有冬烘先生之嫌,他们所致力的,实际上就是败坏孩子们审美的兴致和胃口,离古典诗文的普及教育很远很远了。
  ……
展开
目录

1 小引

1 关于“九叶”

3 诗人黄秋耘

10一诗一世界

13《智慧是用水写的·辛笛传》序

20合肥取来

24短诗长跋

26少年十五二十时

35通吗,不通?

39蔡诗印象——读蔡其矫 “大地系列”“海洋系列”笔记

49岁暮忆胡昭

56诗之草

60绿原的诗——给“绿原诗歌创作研讨会”的贺信

64带一本“李白”去皖南

69读穆旦,读查良铮

72普希金咏蝗虫诗

75无题

81谁为阿拉木汗咳嗽

84关于《阿拉木汗》的歌词

88一个摭拾断句的孩子

92给灰娃的信

95跟叶至善一起唱古诗词

105邂逅旧书(三则)

111给童蔚的信——读《嗜梦者的制裁》

122屠岸旧体诗作漫评

133牛汉:当代诗人第一

137一位吹芦笛的民间歌手

140曾卓:永远的友人与爱人

150一九六三年的邂逅

155诗人黄苗子

159丁图的诗

163诗话二则

170读荒芜遗诗

181致冯立三·谈当代旧体诗

189诗酒忘年怀罗孚

194再说罗孚

198读刘福春《中国新诗编年史》

200写给牛汉追思会的信

202跟着严辰编《诗刊》

227柳荫:最后一位“晋察冀诗人”

237读张宝林诗

243读《尝试集》,赞今诗词——《海内外名家诗词荟萃》代序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