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写在岁月一隅
0.00    
太仓市图书馆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510883095
  • 作      者:
    郭强著
  • 出 版 社 :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用平实易懂、亲切风趣的语言记录下了平凡生活中易被忽略的琐事家常,品读本书,你会跟随书中主角王强,在他曲折平凡的人生中看他在面对重大抉择时如何选择。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主角,生活在岁月的一隅,体验人生的快乐与忧伤。人生想从头再来,已无可能,我们只能向着未知一路前行,步履不停。

展开
作者简介

郭强,辽宁大连人,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1984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大连机床集团副总裁、大连科德数控公司总经理,兼任科技部在库专家。自学生时代起心怀写作梦想,多年笔耕不辍,已出版散文集《桑麻凡事》《桑麻凡事2》《回乡》及长篇小说《浪奔,浪流》《热浪》。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用一颗平常的心,描绘平凡琐事,叙写主人公王强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在六十年间,王强从牙牙学语的幼儿长至花甲,其中有十年的乡村生活、十四年的读书经历以及近四十年的工厂生涯。每每回想起经岁月沉淀的往事碎片,他既有感慨、懊悔,也有欣慰。过去的已经过去,断不可成为包袱,却也着实不该忘记,唯温故才可知新矣。

展开
精彩书摘
一 雪
大概步入古稀之年的人尚能记得——1956年的那场大雪,是几十年未曾遇到过的。那时正是国家兴旺、人民安乐的年月。
正月初九,一个年轻人兴冲冲地跋涉在雪地里。白茫茫的雪覆盖在大地上,极白又极厚。有的路段雪已经积到齐腰深,人行在雪地里难以前进,得手脚并用地扑腾。但年轻人义无反顾,与雪搏斗得很有劲头,情绪亢奋,似是有使不完的力气。毕竟在家里施展不开,他总要做点消耗体力的事来宣泄激动又兴奋的心情。
年轻人当爸爸了!就在几个小时前。
他身体健壮、工作顺心,今天又喜得贵子,正可谓人逢喜事,正喜不自禁地琢磨着该到路途遥远的供销社去买点什么。其实,家里一切早已准备齐全了,从吃的到用的。
他岳母要来伺候月子,家里的老母鸡、红皮鸡蛋等一切用度都已备齐,但他总觉得只有再买点什么花些钱,才能满足,也好像唯有这般才算尽到了责任。
这位高兴得不知所措的年轻人便是王强的父亲,名叫王连业。这也是他提前想好的,生下来的孩子无论男女,都叫王强。王强出生在罕见的大雪天,全家都兴奋不已。
全家都笑着谈论王强的到来,看着如今这个满脸皱纹、双眼紧闭还直哼哼的小婴儿,一直聊到了那遥远的十几年后才可能发生的事……
实际上,王强挺丑,肤色不白晳,头发也不茂密,只是一副很有力气的模样。他四腿朝天,一下一下地紧蹬着,“哇哇”地哭喊着。不一会儿,便在母亲的奶头上吸吮起来,从吃第一口奶开始王强的食量一直很大。
大闺女坐月子,王强姥姥尽心尽力地伺候着。奶奶家也来了不少人,有王强的大爷、大妈,还有五个姑姑,加上六个舅舅和一个老姨。不大的房间里挤满了人,挨挨蹭蹭地轮流抱王强,每个人都是一脸的欢天喜地,高兴不已。
在雪中搏斗的王强父亲,依旧没有一点疲劳的感觉,当爸爸的兴奋已经压倒了一切。在漫天飘雪、空无一人的马路上扑腾的他,如同一个滑稽的大熊猫,走得摇摇摆摆。他身体健壮但过于肥胖,臃肿而笨拙地在雪地里扑腾,满是激情的样子,好像故意耍给人看,让人们也都体会到他现在的心境。商店里没有客人,但副食供应充足,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足以显示百姓生活的富裕程度。
“割大点儿,要瘦肉!”王强父亲大声嚷嚷着,并对卖肉的展露出过度殷勤的笑,说话也是喜气洋洋的样子,倒把售货员弄得莫名其妙。本来大雪天来买东西的人就寥寥无几,加上王强父亲那怪异又过分殷勤的笑脸,几个人瞧着这位有些滑稽客人忍俊不禁。
二十七岁的王强父亲正值春风得意,家里住着一个单独的日式小洋楼,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一应俱全。事业一帆风顺,家庭和谐美满,如今又喜得贵子,自然是春风得意的。他一想到家里刚添的大胖小子,瞧着眼前的一切都觉得可心可意。
王强父亲花了四个小时买回来一块冻得硬邦邦的猪肉,那时到店里买肉都是由售货员系好一段麻绳后,再用手拎着回家。一路上蹚着雪,一时喊叫几声,一时又手舞足蹈地唱着歌,也着实消耗了不少体力。
他从小就是一个能吃苦的孩子,曾随王强奶奶要过饭、挨过饿,瘦得皮包骨头。但他也要强、争气,这和王强奶奶严厉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从小的磨炼令他对现在的生活感到无比得意和满足。
王强后来感悟父亲给他起名的良苦用心,这名字不深奥,甚至可以说简朴,但它包含着一个不变的哲理:人自身的强大,是解决任何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个国家只有强大,才会立于民族之林,才会不受列强欺辱,才会赢得他国的尊重。一个人只有强大,尤其是心理的强大,才会进步和成长,才能在事业上飞黄腾达、出人头地,才能解决好众多繁杂的事物,立于不败之地。
想达到自身的强大,一是靠“软件”,也就是内心强大,才能在任何艰难困苦中永不妥协;二是靠“硬件”,也就是要练就一身的本事,处理万事才会得心应手。唯有真正强大起来,在生活、事业中才会无往不胜,对得起“人”的称号,也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
“看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人生自信二百年,会水当击三千里。”“小小环球,有几只苍蝇碰壁……”该是多大的心胸和气魄,又多么有自信和魄力!这种精神是中华儿女都该有的,人活着就要争气,要自强。自身的强大可以解决一切大大小小的烦恼和问题,若是没有强大的心理和本事,好的机会也总会擦肩而过。
以上的道理,也都是年幼的王强听姥姥和母亲经常讲的。母亲叫刘德英,她对王强影响最大,当然这是后话。
王强母亲在单位是有名的大美人,漂亮得出奇。王强经常听人谈起母亲,“你妈妈真漂亮啊,在亲属、单位、左邻右居当中是没人能比的。”不少人都这样称赞她。从刚懂事起,王强就甚为母亲的美貌感到骄傲和自豪。
母亲和父亲的结合,颇有几分郎才女貌的意思。按父亲的资历和地位以及将来的发展,是应该有一个优秀美丽的妻子,而母亲也正是看上了父亲的才华。人们也说:“这二人是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王强从懂事起,就经常听到姥姥对父亲的夸奖,也经常听到奶奶向别人炫耀母亲。
姥姥觉得王强的长相像父亲,是大脸盘、小眼睛的那种。可后来王强也对比过,自己的眼睛长得远没有父亲大,还是个塌鼻子,肤色黝黑,好在还有那几分憨乎乎的劲儿,大概也能讨人喜欢。
那时家里生了孩子,尤其是生第一胎的新媳妇,都会抱着孩子到处显摆。“这胖乎乎的,真待人亲呀。”这是阿姨对王强的夸奖。母亲那时总会对王强说:“把眼睛闭上,不能睁眼。”也不知小小的婴孩是不是真的听懂了,总之每每来人看他、抱他时,王强都会闭上眼睛。这是母亲嫌王强的眼睛太小,睁开时也仅仅只有一条缝,损害了胖乎乎大小子的整体形象,大概也不般配母亲的漂亮,因此才希望他在有人来看时闭上眼睛,假装睡觉。裹在襁褓中的孩子用力地紧闭着眼睛,有些夸张,有些刻意,有时还像坚持不住了一般睁开一下再立刻合上。
“你孩子没睡啊?他刚睁了一下眼,这眼光挺聚中啊!”阿姨们见了这情形,大笑不止。一是笑王强眼睛实在太小,二也是笑母亲的虚荣心太强,竟叫孩子遭这罪。
小眼睛的王强也有优点,就是好奇心重,并且胆大。在不到三岁时,就穿个开裆裤,晚上一个人到院子里方便。母亲一再嘱咐方便要去厕所,可王强嫌便池太宽,蹲下去很累,腿不舒服。有一天晚上,父母屋内屋外、楼上楼下找了半天,后来终于在院子里见到了淡定蹲在角落的王强时,很是惊讶:“这小子,小小年纪胆儿就这么大!”这都是王强后来听母亲说的。
因为父母工作忙,王强总是要么住在托儿所,要么住在奶奶家,再不然就是住在姥姥家,偶尔也住在父亲的干爸家,却从来不曾哭闹,在同龄的幼童中也算是见多识广了。大概正是这段未来得及存进记忆中的经历,赋予了王强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王强幼时有不少优点,这是大家公认的。除了胆子大之外,就是不闹人、能吃饭、爱睡觉。
“一顿能吃个大三角糖包,吃完就睡大觉,从来不叽叽歪歪地闹人,这孩子好侍弄。”姥姥常对王强讲他小时候的事。
王强出生在冬季的大雪天里,在以后的人生中,好像也总和雪有着不解之缘,每次重要的人生转折都和雪相联,和雪有关。
王强五岁那年,腊月二十九的大雪天,为迎接到奶奶家过年的父母,他跟着堂兄、堂姐一路走到三十里地之外的火车站。到车站时,得知火车因为大雪停运,王强急得号啕大哭,踉踉跄跄走雪路返回奶奶家,足足在过膝盖深的雪中奔波了一天。回来后,在炕上躺了三天,连过年都没下炕,那是令王强记忆犹新的一次与雪的亲密接触。还有一次正值下乡时期,为给在城里治病的母亲送信,十二岁的王强在大雪中走了二十几里路,还掉进了雪窟窿里……
关于雪的事还有很多,一桩桩、一件件恰好都与人生转角一同降临,不再赘述,单表一件:辽南地区,铺天盖地的大雪给大地盖上厚厚的白色棉被,一行四辆南京“嘎斯”牌卡车向北疾驶。公路上到处都是雪,只能从驶过的车辙间隙隐约分辨出路的痕迹。卡车一颠一颠地行驶在雪地上,还发出“嘎吱”不断的声响,消音器向着雪白的地面喷出一簇一簇黑色油渍,好像在无奈地喘着粗气。
天苍苍,雪茫茫,
生活欲将何处往?
白雪皑皑不盖灰,
何时消融现春光。
四辆卡车拉着王强全家以及帮忙搬家的四个舅舅和全部家当,由繁华喧嚷的城市去高山下的沟里安家。
雪仍在下,北风携着雪屑在天空中发出“嗖嗖”的哨响。司机停下车来,打开机关盖检查了一番,又用启动车的铁杠使劲地敲着沾满雪的车轱辘,那轱辘就像一个巨大的雪饼支撑着卡车。“这鬼天气,这倒霉的差事,这破车……”
几个司机用车身挡着风雪,拢在一起抽烟,发牢骚。这也难怪,父母情绪不佳,无心顾虑其他,也没给他们准备午饭,加上漫天飞舞的大雪和恶劣的天气,让司机们更加厌烦。
车开下了公路,在一条牛车宽的山村土路上颠簸。厚厚的雪让人难以分辨哪儿是路,哪儿是沟,哪儿又是河。风用雪将大地抹平,盖住了地里的垄沟,垄台也是白茫茫的一片,只有被风刮起的雪浪层层叠叠地堆积着。无数的苞米茬根从雪里探出头,迎着寒风挺立。各种枯枝杂草被风刮起,又被苞米茬根拦住,在凛冽的风中摇曳。那场大雪给王强留下了很深的印记,仿佛一个从严冬深处走来的魔鬼,冰冻着人心。
除了母亲带着王强的弟妹坐在驾驶室内,其余人都在后车厢里,不断伸展冻木了的双腿,北风刺在脸上如刀割一般。
父亲倚在包裹上一动未动,脸好像被冻僵了一样,没有表情。四十一岁的他显得有些麻木,上车后就陷入沉默之中,双手不断从上衣口袋里掏出烟沫并卷起来抽着。烟很快被飘雪扑灭,他便又卷起来,抽几口又灭,又卷……也只有从那不停卷烟的动作上能知晓他是一个活着的生灵,甚至连那双眼珠看上去都是一动不动的,只瞅着茫茫的大雪和天空。
母亲从驾驶室后窗里不时向后车厢望着,和王强对视时会勉强挤出笑。在笑容的掩盖下,仍能看出几分黯然。她才三十五岁,带着三个孩子,又有孕在身,却坚持要同父亲一起回到乡下。
车队又停了下来,停在一处河面上。最后一辆车陷进了被雪盖住的冰窟窿里,发出尖锐的声响,大雪饼子在原地打着空转。司机们好不容易用绳子将车拖出来,才继续上路,又歪歪扭扭地向群山奔去。最后一段路尚未通车,卡车也只能在凹凸不平的地垄里吃力爬行。众人坐在车厢里摇摇摆摆,好似要被颠到车下一般,都紧紧地把住栏杆,顾不上劈头盖脸砸下来的雪花。驶进了大山沟,山坳里坐落着十余户人家。车一面贴着住家的围墙,一面在河沟里倾斜着。王强爬下车厢,透过满目风雪,望向不远处的群山,年幼的心中说不清是何滋味。
王强一家就这样在这山沟里安了家,住的是三间窄小的厢房。原本是上屋家放柴草、养兔子的地方,兔子的尿骚味还刺鼻得很,纸糊的窗户被风雪刮成筛子网,炕上落满了雪片……
展开
目录

目录
一雪001
二小人书007
三父亲012
四母亲,姥姥家017
五母亲的心烦气躁028
六鹅事032
七挑水抗旱036
八在奶奶家042
九二弟047
十后磊子商店050
十一改变055
十二入党058
十三惠恩举061
十四生产自救066
十五父亲去世072
十六又记父亲078
十七老秦081
十八前心后垫085
十九蝈蝈090
二十克力夫先生095
二十一事故101
二十二张福二三事106
二十三丢失在普兰店109
二十四长子,母厂112
二十五改革116
二十六下岗119
二十七九木先生123
二十八数控集团130
二十九打油诗134
三十戴帽138
三十一技术员142
三十二短线145
三十三赵老蔫149
三十四阵痛153
三十五山东情怀157
三十六老孙大哥160
三十七母亲去世163
三十八小丽167
三十九三菱项目170
四十药174
四十一剁鸡食177
四十二徐老总181
四十三董卫184
四十四回望187
四十五自行车190
四十六上量193
四十七人才流失197
四十八企业家200
四十九能工巧匠204
五十承包(一)208
五十一承包(二)211
五十二企业做什么214
五十三董事长217
五十四美轮美奂221
五十五大舅走了224
五十六电车226
五十七殡仪馆230
五十八酱油233
五十九家境236
六十国防项目241
六十一刨冰机245
六十二王强进车间248
六十三修大刨251
六十四拜师(一)255
六十五拜师(二)258
六十六情感262
六十七出国265
六十八再婚269
六十九婚礼274
七十学技术277
七十一空间角(一)281
七十二回道河284
七十三东队287
七十四空间角(二)291
七十五空间角(三)294
七十六关键问题298
七十七改制301
七十八扑向大海305
七十九我要回家309
八十大梨树312
八十一武当山316
八十二一把手319
八十三不及格321
八十四陋室出大静322
八十五小芹和大瑞325
八十六读书吧!330
八十七小于司机331
八十八工分335
八十九大田组长339
九十大车组长343
九十一果树组长347
九十二抓赌351
九十三乡间小事354
九十四窝棚357
九十五以人为本360
九十六武子363
九十七房子366
九十八距离产生美369
后记37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