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国韵京剧—梨园弟子口述历史
0.00     定价 ¥ 58.00
沧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07761849
  • 作      者:
    首都图书馆
  • 出 版 社 :
    学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在 2014 年到 2015 年《典藏北京》系列专题片拍摄的过程中,我们采访了很多梨园弟子,他们有的是京剧名家,有的是专业学者,还有一些是京剧票友,他们讲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有学艺的经历,有后台的讲究,有唱腔的变化,还有流派之间的区别,等等。然而,能够剪辑到专题片中的采访毕竟非常有限,为将更多的内容呈现给读者,我们策划编纂了这本书。虽然采访的梨园弟子们没有涵盖京剧所有的行当和派别,但我们希望借此管中窥豹,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的故事,了解京剧,了解梨园行,从而爱上京剧。随着时间的沉淀、内容的积累,我们不断磨炼,得以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探讨一个问题 :既然可以将文献拍摄成专题片,那专题片是不是也能再关联回图书?我们多年积累的采访资料,是否可以在内化为档案资料的同时,外化为更广泛的宣传,两者合一?《国韵京剧——梨园弟子口述历史》的出版,是我们探讨的一个成果。此书既是地方特色资源开发十年积累的结晶 , 也是首都图书馆文创产品创新的必然。
展开
作者简介

   首都图书馆收藏数十种宋元珍稀孤本、大量明清精刻精抄本,以及丰富的民国文献。戏曲文献是馆藏文献中的精品。

   本书是基于《典藏北京》国韵京剧系列所收集的采访资料整理编辑而成的。《典藏北京》是首都图书馆充分利用馆藏戏曲文献资源的优势,倾力打造的地方特色资源建设品牌。此书既是地方特色资源开发十年积累的结晶,也是首都图书馆文创产品创新的必然。

展开
内容介绍

   《国韵京剧——梨园弟子》采访、拍摄约40小时视频。视频资料内容丰富、涵盖范围广,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如进行文字整理、编辑,极具收藏价值。此外,除拍摄影片使用的资料外,尚有蕴藏在视频资料中的大量素材、选题未曾开发,此项目将其进行整理与编辑,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该项目的成果一可供作为文献资料进行使用;二可为进一步的文献开发提供素材。本书工作分为二部分:一是整理视频文字;二是出版图书。先将视频资料进行整理,编辑出版图书。

展开
目录

徽班进京的缘起和京剧的形成 口述人:贾志刚 1

从谭门七代看京剧历史 口述人:和宝堂 17

人生就是一连串的选择 口述人:谭孝曾 32

传承京剧是我的责任 口述人:谭正岩 41

兜兜转转寻杨派 口述人:杨长秀 52

对自己高标准要求,才能成就高水平艺术 口述人:叶少兰 62

我就是一名普通演员 口述人:李宏图 71

梅先生的言传身教和我的京剧生涯 口述人:李玉芙 81

第三代梅派传承人的责任 口述人:胡文阁 95

我对父亲的研究点滴 口述人:程永江 105

程派艺术的诞生和发展 口述人:钮葆 114

对程派艺术的感悟和我的艺术实践 口述人:钟荣 123

执着梦想 敢于追求 口述人:李佩红 140

爱京剧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 口述人:孙毓敏 148

张派和张派传承 口述人:蔡英莲 160

舞台生涯演张派 口述人:王蓉蓉 175

做艺如做人 口述人:赵葆秀 186

忘我和专注才能成就深沉的艺术 口述人:翟墨 201

一生痴迷演丑戏 口述人:寇春华 211

文武全才,师恩难忘 口述人:石晓亮 226

京剧昔日的舞台管理和演出经纪人制度 口述人:王佩林 241

京剧泛谈 口述人:傅谨 251

后记 26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沧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