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文明守夜人:关于当代诗歌艺术的随笔集
0.00     定价 ¥ 59.80
沧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7865210
  • 作      者:
    草树
  • 出 版 社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8-01
收藏
编辑推荐

在传统废墟之上构筑诗意栖居之地,重建精神文明的家园。于坚、陈先发、杨键、李少君强力推荐!中国当代诗坛影响深远、极具强大号召力的十大诗人振聋发聩之声,如何与言词自洽,与遗忘抗衡,做文明的守夜人。

 



展开
作者简介

草树,1964年生,本名唐举梁,湖南邵东人。2012年获第20届柔刚诗歌奖提名奖,2013年获首届国际华文诗歌奖、当代新现实主义诗歌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文明守夜人》是诗人草树撰写的一部关于当代诗歌艺术的随笔集,作者以现代性诗歌美学标准,选取了多多、昌耀、于坚、杨键、韩东、吕德安、陈先发、张枣等个人性特征突出且有持续性、在当代专业诗人的心目中认可度高的经典化诗人和莫非、毛焰等风格独特的诗人,发掘出学院派没有论及的他们的诗学深度和新转变,这部作品深度剖析十位典型诗人,是当代中国诗歌批评不可多得的独特样本,对确认当代诗的价值和厘清新诗的困惑,有重大意义。


展开
精彩书评

文艺创作的繁荣总是离不开批评的在场,二者相互激励、激发。草树作为一个诗人,对当代诗歌现场有着深入的体察和敏锐的判断,本书显示了他的艺术视野的独特和见识的不凡。

——李少君(诗人,《诗刊》主编)

评论是一种判断力。不知好歹的读者往往迷信评判,以私人品位为公器,评论于是成为某种公器。这种公器性往往被私用。观代主义对此的纠正是中立化,但是词是有立场、品位的。中国当代诗歌评论总是给我人微言轻、不得要领、夸张草率、投桃报李、党同伐异的印象,小器也,不可认真。草树是个另类,天真、诚恳、严肃、懂诗,他并不忌讳公开自己的立场和品位,他超越了诗歌评论普遍的肤浅自私。大度而有深度和穿透力,与当代新诗已具的重量相称。

——于坚(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草树对复杂多变的当代汉诗写作现场,既保持了敏锐的触觉,又展现了天才的洞察力。他将一个诗人持续二十余年高强度创作累积的巨大激情,与他具有某种旁观姿态的评论家理性融为一炉。毫无疑问,由他以深度剖析十位典型诗人而形成的这本新著,是当代中国诗歌批评不可多得的独特样本。

——陈先发(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在一个罕有批评家的国度,草树的出现代表着某种希望。

——杨健(诗人,画家,华语传媒文学大奖获得者)


展开
精彩书摘

文明守夜人:关于当代诗歌艺术的随笔集

我从来不敢以批评家自居,充其量是一个诗歌的同行,当然我也不太喜欢那些学院批评家的阐释模型:他们把诗歌作品作为一个意义的化合物,试图从不同的“模型”中分解更多的意义分子。我期望能够进入诗人的写作现场,并与诗人在诗歌发生学层面,探讨声音的秘密:它是如何在一瞬间获得形象,像黑暗的丛林飞出萤火虫,并将夜色点缀。

这是一个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城市化运动轰轰烈烈,不断改变着天际线,现代化的铁路网布满国家的南北东西,巨型挖掘机的轰隆声、振动棒的嗡嗡声和娱乐频道的廉价笑声,充斥着耳鼓。满地语言的碎片。几年前站在阳台上,可以看见橘洲焰火,现在被万达的高楼遮挡了。漫步明清风的湘春路,谈起一个电影曾经以此作为外景地,言语间的骄傲,只剩下牌楼上三个秀美的绿字。一片废墟之后,高楼如雨后春笋般耸立。楼道里人们对面相逢不相识,“邻居”一词,已经失去它的本义,也尚未获得新的命名。入夜时分亮起的万家灯火,不过是照亮各自一块小小的属地,远看壮观无比,实际上是各自分立的“他在”,人与人并不能相互映照,到处都是陌生人,谁能拥有一个真实的此在?即便家神,也找不到进门的路径。一个人死去了,夜晚悄悄送去殡仪馆。楼下摆满了婚车,却并不知道是谁家在办喜事。一个传统的中国正在逝去,而城市的人们懵然不觉,各自像一只陀螺旋转在一个小圈里——这个圈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利益链的剥离,变得越来越小。记忆如同废墟,而当下隔断过去,人孤立在大地上,从未如此孤独。诗人是这个时代的语言碎片的拼贴者,是文明的守夜人。当代诗人,越来越像道士或巫师,甚至更无用,然而正因为无用,诗人像打坐的僧侣,耳朵得以清空,为真实的声音,预留了频道。倾听或拼贴,使记忆和当下得以黏合,黏稠的胶水如同一种无所欲求的爱,这份爱,致力于修复一只被打碎的传统的花瓶,固执如后院的碎玻璃,依然在言说——如诗人多多在《依旧是》所言。


展开
目录

痴呆山上的眺望:细读多多

语言的花样滑冰:论张枣

围绕昌耀一首诗——细读《雪。土伯特女人与她的男人及三个孩子之歌》

谈于坚诗歌写作的四个主要向度——以《尚义街六号》为例

旗手之旗的卷缩与舒展:论韩东

长明灯的悲伤摇曳:论杨键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沧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