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书从传统目录学的角度分析民国目录学史,即民国学者如何看待、如何改造、如何运用中国传统目录学。
2.作者运用历史文献学的方法,注重史料的搜集、积累、整理和考辨。
3.本书以史学研究方法作为主要手段,同时在部分问题上涉及文学、哲学、图书馆学等跨学科的研究。
4.作者将民国目录学史研究放在整个民国学术史的背景下,当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西方文化发生碰撞的大趋势下加以研究。
5.本书注重个案研究与整体研究相结合,既从整体上予以分析,也对重要的目录学家和目录著作,做重点研究。
本书的一部研究民国时期目录学的专著。中国目录学史至民国时发生了一大转变,在西学的冲击下,开始由传统向近代化转化,由此形成了20世纪中国目录学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无论是目录学理论、目录学家、图书分类法,还是专科目录等四大方面,都有极其鲜明的特点。本书即从这四个方面对民国时期的目录学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研究。全书注重理论的探讨,又详细介绍目录学巨擘。以史学专科目录为突破口,兼顾其他尤其是人文类学科的研究方法。本书通过研究民国目录学的发展,为当今目录学注重数字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如何发挥中国传统目录学理论的学术价值,使“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录学传统能在当今目录编纂实践中重新发挥其价值,做出了极富底蕴和有意义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一、学术意义
二、社会意义
第二节 研究动态与特点
一、目录学史
二、目录学家
三、图书分类法
四、专科目录学和特种目录学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有关说明
一、研究思路
二、有关说明
三、理论与方法
第二章 目录学理论及代表人物研究
第一节 民国时期目录学理论发展简述
一、关于目录学是否是一门独立学科
二、关于目录学的研究对象
三、关于目录学的作用
四、关于解题和大小序
五、关于图书分类
第二节 代表目录学家研究
一、余嘉锡与《目录学发微》
二、杜定友与《校雠新义》
三、姚名达与《中国目录学史》
四、汪辟疆与《目录学研究》
五、郑振铎的目录学成就
第三章 图书分类法研究
第一节 民国以前综合图书分类法综述
一、中国传统图书分类法
二、晚清时期的图书分类法
第二节 杜威十进法传入中国及其影响
一、传统“四分法”的不足
二、杜威十进法的传入及影响
第三节 民国时期出现的新分类法
一、图书分类法理论的探讨
二、民国时期的图书分类法
第四节 民国时期中国主要新分类法简表
第四章 特种目录研究
第一节 图书馆与目录
一、晚清时期的图书馆目录
二、民国时期的图书馆目录
三、总结
第二节 地方文献目录
一、反映乡邦先贤的目录
二、地区研究性质的目录
三、关于方志的目录——《中国古方志考》
第五章 史学专科目录研究
第一节 民国专科目录发展简述
一、专科目录学的兴盛
二、民国专科目录发展的特点
第二节 专门史研究与专科目录
一、文学史专科目录研究
二、哲学史专科目录研究
三、中医古籍整理目录:《医籍考》
四、史学专科目录的代表:《清开国史料考》
第六章 民国目录及目录学论著简目
参考文献
温馨提示:请使用沧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