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
可视化知识组织方法一般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
①确定主题,首先确定所要表达的知识焦点,主题中心,并找出与之相关的概念。
②明确目标,知识的使用目标决定了知识可视化的形式。
③构思框架,相关概念与主题的相互关系构成了知识的主体,在这一阶段,要构思主题与相关概念的摆放位置,设计将要实现的可视化整体框架。
④选择形式,根据构思的结果,在诸多的知识可视化形式中选择一种最能帮助达到知识使用目标的方式。
⑤绘制图形,选择绘制图形的技术工具,进行手绘或计算机辅助绘制。
⑥评价图形,可视化作品完成之后要对其进行评价,检查主题是否突出、结构是否完整、能否达到目标等,评价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修订。
4.银行知识地图应用实例
可视化知识组织法是知识管理中捕获和表现知识的有效手段。这里以银行的知识管理为例,利用知识地图来捕获和表现银行的知识资产。
银行知识地图可描述为银行内部的显性金融知识和隐性金融知识及其载体,并展示它之间的相互联系,在银行内部创造知识共享的环境以促进知识管理,使银行成员在银行目标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学习。
(1)银行知识地图的概念模型
银行的知识地图所描绘的对象主要包括:
①人,指银行的职员、专家、项目组或实践团体;②显性或编码化的金融知识,如票据信息、公司和个人账户信息、公司和个人贷款信息等;⑧过程或方法,包括解决问题的过程或方法、银行的业务流程图和组织结构图等。
这三种对象通常所描述或指向的知识分别为隐性金融知识、显性金融知识和隐藏金融知识。在知识地图中,一般使用抽象的符号或图像来表示这些对象。结点表示知识,连线表示知识、知识规范和知识轮廓之间的关系。
(2)建立知识地图的过程
要制作银行内部一份良好的知识地图,必须完成以下四项工作:
①将重要知识及技能的形态加以分类。
知识地图所需要的信息有的已经存在于银行不同员工的大脑中,没有文件的记录,而且是不完整的和零散的。银行可以用问卷的形式把员工已经知道的知识搜集起来,并重新整理。
②明确各特定职务所需要的知识种类与程度。
比如,银行信贷部门、审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资金营运部门或其他部门的岗位职责不同,所需知识结构也不同。在构建知识地图之前,要明确不同部门所需要的知识类别及知识应掌握的程度。
③将各员工的能力表现加以评估。
对于员工的知识能力,可以采用基础水准能力、地区性或独特性的知识能力、全球水准能力和普遍性能力四种知识结构形态来评估。这四种基本能力各自拥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形态,每一种能力又分为基本、工作、领导、专家四个能力水准,每一个能力水准用3~4个要点加以说明,既清晰又易于衡量。
④建立知识地图索引系统。
为了便于全行职工查询所需的知识,要建立知识检索系统,依据知识元素之间的联系,建立知识地图索引。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