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校勘学大纲 校勘学的里程碑之作 倪其心教授作品
0.00     定价 ¥ 90.00
沧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301313589
  • 作      者:
    倪其心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校勘学大纲》在博采众书之例的基础上,对校勘学史、校勘通例等进行了归纳提炼,在根本原则、各类通例和校勘方法上都做了理论性的总结,内容详实全面,可谓“校勘学研究”的里程碑之作。
展开
作者简介
倪其心 (1934—2002),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并留校任教,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全宋诗》总编纂之一。主要著作有:《韩愈》(中华书局 1985)、《校勘学大纲》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汉代诗歌新论》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0)、《汉武帝立乐府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05)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校勘学研究古籍的校勘
第一节 校勘学研究古籍的校勘
第二节 校勘不是校对
第三节 校勘与校雠的区别
第四节 校勘与校勘学的关系

第二章 校勘的历史发展和校勘学的形成建立
第一节 校勘的发展是校勘学建立的基础
第二节 先秦有关校勘的记载
第三节 西汉刘向开创校勘规程
第四节 汉末郑玄的校勘业绩
第五节 魏晋校勘的特点
第六节 南北朝校勘趋向独立
第七节 唐代不重校勘的倾向
第八节 宋代校勘向理论发展的趋势
第九节 元、明的校勘
第十节 清代校勘学的形成
第十一节 近代校勘学的建立

第三章 古籍的基本构成和校勘学的根本原则
第一节 古籍的基本构成
第二节 经典古籍的复杂重叠构成
第三节 一般古籍的简单重叠构成
第四节 校勘的根本任务是存真复原
第五节 忽视基本构成的偏向
第六节 古籍构成的层次辨析

第四章 校勘的一般方法和考证的科学依据
第一节 校勘的一般方法
第二节 陈垣的四种校勘方法
第三节 校勘的考证必须有科学的依据
第四节 校勘考证的理论依据
第五节 校勘考证的材料依据

第五章 致误原因的分析和校勘通例的归纳
第一节 分析致误原因、归纳各类通例是校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 疑误和异文
第三节 误字通例
第四节 脱文通例
第五节 衍文通例
第六节 倒文通例
第七节 错简通例

第六章 校勘实践的具体方法步骤
第一节 具体校勘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节 了解基本构成和流传情况
第三节 了解基本内容和结构体例
第四节 了解基本文体和语言特点
第五节 搜集他书资料、汲取前人成果
第六节 对校各本、列出异文、发现疑误
第七节 分析异文、解决疑误、审定正误

第七章 出校的原则和校记的要求
第一节 系统、扼要、准确的表达校勘成果
第二节 出校的原则
第三节 校记的要求
第四节 改字的处理
第五节 叙例的撰写

第八章 辑佚、辨伪与校勘
第一节 辑佚、辨伪与校勘的关系
第二节 辑佚与校勘
第三节 辨伪与校勘

附录
后记
“不校校之”与“有所不改”
传承与拓进——读《校雠广义》
关于目录、目录学与古籍整理——古籍著录体例、目录学源流、目录分类以及重要古籍目录
日文版前言(摘录)
序(第二版)
《校勘学大纲》感言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沧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