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须知我们要知道一个人,并不要把他以往的事情,通统都知道了,记牢了。我,为什么成为这样一个我?反躬自省,总是容易明白的,又何尝能把自己以往的事,通统记牢呢?然则要明白社会的所以然,也正不必把以往的事,全数记得,只要知道“使现社会成为现社会的事”就够了。
2.而自王莽举行这样的大改革而失败后,政治家的眼光,亦为之一变。根本之计,再也没有人敢提及。社会渐被视为不可以人力控制之物,只能听其迁流所至。“治天下不如安天下,安天下不如与天下安”,遂被视为政治上的金科玉律了。所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转变。
3.中国的文化,截至近世受西洋文化的影响以前,可以分做三个时期:第一期为先秦、两汉时代的诸子之学。第二期为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的玄学和佛学。第三期为宋、元、明时代的理学。这三期,恰是一个正、反、合。
4.人家都说现在的女学生坏了,不如从前旧式的女子,因其对于家政生疏了,且不耐烦。殊不知这正是现代女子进步之征兆。因为对于家政生疏,对于参与社会的工作,却熟练了。这正是小的、自私的、自利的组织,将逐渐破坏;大的、公平的、博爱的制度,将逐渐形成的征兆。
5.社会地位的区别,显而易见的是生活的不同。有形的如宫室、衣服等等,无形的如语言、举动等等。其间的界限,为社会所公认。彼此交际之间,上层阶级,会自视为优越,而对方亦承认其优越;下层阶级,会被认为低微,而其人亦自视为低微。此等阶级的区别,全由习惯相沿。而人之养成其某阶级的气质,则由于教育;维持其某阶级的地位,则由于职业。
目录
绪 论 /001
上 部 中国政治简史
第一章 民族的由来 /009
第二章 年代的划分 /014
第三章 古代的开化 /016
第四章 夏商与西周 /021
第五章 春秋战国与秦朝的统一 /026
第六章 异族的同化 /031
第七章 古代社会综述 /034
第八章 秦朝治天下 /038
第九章 秦汉间封建政体的反动 /041
第十章 汉武帝的内政外交 /046
第十一章 西汉的衰亡 /050
第十二章 新室的兴亡 /053
第十三章 东汉的盛衰 /057
第十四章 汉末之乱与三国鼎立 /062
第十五章 晋初的形势 /065
第十六章 五胡之乱(上)/069
第十七章 五胡之乱(下)/072
第十八章 南北朝始末 /076
第十九章 塞外形势 /082
第二十章 隋唐盛世 /085
第二十一章 唐朝中衰 /088
第二十二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 /091
第二十三章 五代十国的兴亡 /095
第二十四章 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 /100
第二十五章 北宋的积弱 /104
第二十六章 南宋恢复的无成 /108
第二十七章 蒙古帝国的盛衰 /114
第二十八章 汉族的光复事业 /118
第二十九章 明朝的盛衰 /122
第三十章 明清的兴替 /126
第三十一章 清代的盛衰 /131
第三十二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 /135
第三十三章 汉族的光复运动 /140
第三十四章 清朝的衰乱 /145
第三十五章 清朝的覆亡 /150
第三十六章 革命途中的中国 /155
下 部 中国文化简史
第三十七章 婚 姻 /163
第三十八章 族 制 /179
第三十九章 政 体 /190
第四十章 阶 级 /201
第四十一章 财 产 /213
第四十二章 官 制 /228
第四十三章 选 举 /239
第四十四章 赋 税 /252
第四十五章 兵 制 /265
第四十六章 刑 法 /281
第四十七章 实 业 /294
第四十八章 货 币 /308
第四十九章 衣 食 /319
第五十章 住 行 /333
第五十一章 教 育 /345
第五十二章 语 文 /355
第五十三章 学 术 /366
第五十四章 宗 教 /389
温馨提示:请使用沧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