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城市安全减灾管理读本
0.00     定价 ¥ 49.00
沧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07430677
  • 出 版 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金磊,兼任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委减灾委员会委员,住建部抗震减灾规划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减灾协会副会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防灾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教授级)、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特聘教授。曾主持《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防灾篇(2004-2020年)》、北京“十一五”、“十二五”《城市综合减灾应急规划》、《中国科协减灾白皮书》(1999-2005各年度城市专项)等减灾战略规划的编研,出版《中国城市综合减灾对策》(1992年版)等减灾专著十余本。
展开
精彩书摘
  《城市安全减灾管理读本》:
  1.安全城市八论
  (1)安全城市应是一个全面且本质安全的城市,其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事件四大类危机事件时刻处于顶层设计安全状态的监控之中;
  (2)安全城市应是一个有综合应急管理能力的城市,要有综合减灾立法为保障的综合应急管理及处置能力,在这方面要有特殊的“属地管理”职能;
  (3)安全城市对各类灾变应有综合“跨界”的控制力、指挥力,决策力,具有国内外灾害防御及协调救援的快速反应能力及认知水平;
  (4)安全城市要求自身具备有一定抗力的生命线系统及高可靠指挥体系,不仅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还应快速自修复,要有较充分的备灾容量以及快速疏导拓展能力;
  (5)安全城市市民要有国际化水准,市民要具备安全文化养成的素质与技能,同时要求城市人口有80%以上接受过防灾教育且有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安全社区标准的必要数量,让外国人在第一时间能获得救助;
  (6)安全城市要具备极强的应对巨灾的抗毁能力,面对各类巨灾要能保障60%以上的市民安全且不恐慌,有能力参加自救互救,使城市重要设施能良好运行,尤其要有应对巨灾下处于良好的稳定应变的状态;
  (7)安全城市要使政府公务员成为安全应急监管的“先行者”的同时,也要求项目建设者及管理者在公共安全建设理论与实践、文化与演练、工程与非工程策略上都要成为灵魂;
  (8)安全城市更要具备当代城市与建筑之观念,要具备灾害区划及“警戒线”的保障能力,具备最大限度减少人为灾害及灾害扩大化的能力。
  2.《城市安全设计大纲》编研建议
  2011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国家安监总局也发布了《安全生产科技“十二五”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同时全国四大直辖市也相应发布了各自“十二五”期间城市综合应急管理规划,特别是国务院颁布《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后使城镇化防灾减灾与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密切结合,城市设计不仅需要城市总体的考量,更需要从综合减灾意义上关注城市安全布局。如果从固本培元的层面讲,这些规划已经依法为城市安全建设奠定了基础。从城市规划设计的可操作层面讲,不仅设计人员缺少安全减灾设计的规范与标准。也难真正落实安全责任,面对城市大建设的局面想不造成安全减灾设计的失控局面都难。为了真正赢得安全减灾的好局面,切实防止安全设计的走过场,在城市与建筑防灾设计规范很不齐全的现实下,编制《城市安全设计大纲》极有必要。《城市安全设计大纲》的提出其核心即是强化城市的本质安全设计,它追求安全设计与城市设计的交互与再组合。《城市安全设计大纲》是一个有高度层面而务实的规划师、建筑师都可遵循的设计准则,是《城市总体规划》减灾篇之下的细则或称某些防灾、减灾技术标准的整合文本,所以它的规范化与可操作性体现了一种防灾设计“法规”总则的作用。其编制思路及要点有:1)本大纲立足城市总体防灾减灾规划的体系化,强调从大格局上把控住城市安全的用地结构与布局,最大限度地隔离城市的安全隐患;2)本大纲立足于城市的全灾种,并强调综合减灾的大安全观,强调城市在防灾减灾中加大对人为致灾规律的专门化研究与布控;3)本大纲在城市功能化安全设计的同时,加强避难应急场所设计与规划,调动防洪、消防、民防及地质灾害防护,安全生产诸领域的专业规划,提出综合防御的规划原则、标准及措施;4)本大纲在城市防灾与建筑整体安全设计的构造化建设上有突破,即如何构建安全可靠的城市生命线系统并与重点建筑相联系,如何使城市系统总体上不蚀化、建筑物可耐震化、建筑机电系统的可修复化等;5)本大纲全面安排城市防灾绿化系统,、建设功能齐全的城市防灾公园,不仅要建设功能齐全的防灾公园以及防灾公共设施,使之与城市各主体建筑、构筑物(含全方位交通)相互连接、补充,同时要提供更多的城市可发展的柔性空间;6)本大纲全面布局弱势群体使用建筑安全的防灾减灾设计,一方面要对现有城市建筑物(尤其是老旧住区、学校与医院、养老院及妇幼场所等)进行多灾种防御的“补强设计”与安全评估:另一方面要加大到新建建筑,尤其是超高、地下空间、超大建筑的综合安全设计评估,克服仅消防建审、抗震设计的局限性;7)本大纲要求安全设计,一方面要与现有城市防灾法规相衔接,另一方面要调动市民的参与,因为城市空间的营造不仅仅是为了城市,本质上是为了广大公众,要真正为公众营造一个安心型、安全型、多样型、舒适型、文化型的社会;8)本大纲不仅仅是规划设计的安全措施,更是一个安全设计标准化指南和工具;它不仅仅是对技术人员的单一安全应急服务系统,更是对规划师、建筑师的公共安全空间上综合性的应急响应支持体系;因此,大纲有多学科重点危险源的判断,还有连锁灾难发生时风险区域的判定与分级管理的空间设计,无论从城市安全空间设计的分层分级看,城市安全管理的权限都要求所构建的空间设计要以明确的城市安全分区为前提;9)相关城市安全规划设计的政策建议等。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城市安全概论
第一节 世界减灾与城市化进程
第二节 中国城乡安全减灾问题
第三节 城市安全减灾管理新思维
第四节 安全城市管理新方法论
第五节 安全城市论及其建议

第二章 城市自然灾害
第一节 城市自然灾害概述
第二节 城市自然巨灾的考量
第三节 城市气象灾害
第四节 城市洪涝与干旱
第五节 海绵城市设计的理论与案例
第六节 城市地质灾害
第七节 城市生物灾害
第八节 沿海城市的海洋灾害

第三章 城市人为灾害
第一节 城市人为灾害概述
第二节 城市交通事故
第三节 城市火灾事故
第四节 建设施工事故
第五节 城市工业化事故
第六节 伦敦雾霾事件与治理
第七节 跨域水污染的城市警示
第八节 校园安全事故防范对策
第九节 密集场所的防踩踏安全控制
……

第四章 城市公共卫生事件
第五章 城市社会事件
第六章 城市综合减灾管理
第七章 城市综合减灾信息化
第八章 城市与安全文化教育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沧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