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家庭劳模:宗祜曲艺作品集
0.00     定价 ¥ 58.00
沧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07844139
  • 作      者:
    刘宗祜
  • 出 版 社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刘宗祜创作的作品对时代和人民充满了激情和热爱,对社会和发展洋溢着激情和讴歌。在他笔下,有抗日民族英雄、特别能战斗的开滦矿工、抢险救难的战士、改革实干的先锋,还有传统的文化经典和生活中需要批判和抨击的歪风陋习……《家庭劳模:宗祜曲艺作品集》选编的作品,主题为歌颂党的领导,歌颂祖国和人民,歌颂英模和先进,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的现代精神,满满都是正能量!
展开
作者简介
  刘宗祜,男,1944年6月10日出生,毕业于河北电大,1963年入伍,同年加入成立较早的连队演唱组,后扩建成团演出队,1968年复员到开滦唐山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1979年调到唐山劳动日报社,先后在副刊部、政教部、工会工作,2004年退休。曾任唐山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河北省曲艺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
  创作的系列故事作品《矿山魂》和《砥柱篇》在河北省建党70周年故事会中获奖;相声作品《家庭劳模》荣获首届文化部等单位授予的“群星奖”;快板书作品《节振国大闹燕春楼》荣获首届中国曲协等单位授予的“牡丹奖”。乐亭大鼓《盲人摸象》在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播出,相声《串号》在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播出。曾在《曲艺》《天津演唱》及省内杂志和作品集中发表过相声、快板、故事、鼓词、小品等数十篇作品。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其曲艺作品专集《矿山魂》。
展开
内容介绍
  《家庭劳模:宗祜曲艺作品集》收录了作者刘宗祜多年来创作的几十篇戏曲、相声、小品作品,这些文章内容十分丰富,有写名剧的创作排演过程的,有写名家排戏、演戏的经历的,有纪念名家老师的,也有作者对戏曲创作、表演、改革、导演的心得体会。
展开
精彩书摘
  《家庭劳模:宗祜曲艺作品集》:
  那次在唐山期间,他对唐山的相声演员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当时,市里正搞文艺会演,还在东矿区劳动的市曲艺团康桂生他们创作表演的相声《从头学起》,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段子写得好,开场就有‘包袱’(笑料),也有‘底’(结尾笑料),说得也好。现在这样的好段子不多啊!”他对开滦的业余相声演员也很了解,不乏鼓励之词。他早就见过开滦赵各庄矿的刘子禄、孙炎章,这次又看了他们的演出,说他们咬字清楚,表演有韵味。他对老曲艺艺人更是关心。自己日子不好过,还不忘给生活有困难的我市竹板书老艺人潘学勤每月30块钱补贴生活。当时30块钱挺当回事的。来唐山时又拜访了相声老艺人李寿清,还和西河大鼓老艺人段少舫谈了一个下午,对他们的苦难境地很是同情。可是一贯乐观向上的他说:“我相信这样的日子长不了。我就是打不死、斗不垮的侯宝林。”我说:‘‘人们传说,您在家里糊个大尖帽子,戴到头上。”侯老听了直笑:“那样的话,我还能活到现在吗?”这些话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转眼问到了1979年,我被调到了唐山劳动日报社当副刊编辑,常有到北京采访、办事的机会。有一次正赶上侯老等人在中山公园音乐堂演出,我去看了。演出结束后我到后台去看他,他拉着我的手去找正在卸妆的郭全宝先生说:“老郭,你看看,这是谁来了?”郭老说:“哎,这不是唐山的小刘吗?”侯老说:“别光说‘小刘’,你说说他叫什么名字?”郭老说不上来,可是侯老说:“他叫刘宗祜,一个示部一个古字的祜!”当时激动得我眼泪在眼里直转,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相声爱好者的我,他怎么记得这么清楚!他搂着我的肩膀问,唐山大地震时情况,问我现在的工作情况,听说我调到报社工作,又问我现在相声还说不说?写不写?我说还说、还写。他说:“那就好,那就好哇。相声能养人,这里学问可大了。”我们没完没了地聊,演员们都走光了,别人一再喊他:“上车走了!”他才放下手,还叮嘱我说:“什么时候来北京别忘了到家里找我。”当时我忍不住眼泪滴了下来,竞没有回答他的诂。
  从那时起,我常有去北京的机会。侯老的家住在德胜门内麻花胡同、木樨地高干楼、东四头条,这些住处我都去过。每逢去他的家,别的客套话几乎没有,就是说相声的创作、表演。我提到在《夜行记》中,甲有一句台词说:“我买了一辆旧自行车,除了铃儿不响啊,剩下哪儿都响。”侯老一说到这儿,台下观众都笑了。可是我在学校说这段相声时把它简化成“除去铃儿都响。”明明是一个意思,还省去了几个字,为什么台下很少有人笑呢?说到表演方法,他说:“你简单说的这句话也可笑,但是不能引起观众笑声的爆发,就是说‘包袱’不响。”一句话,使我我茅塞顿开。还有一次,我到侯老家时,正好天津的相声演员刘文亨寄来自己的新相声请他指教。他让我把作品念了一遍,然后用这作品跟我说相声的创作手法,开头怎样设“开场包袱”,中间怎样“铺垫”,结尾怎样构筑“底包”,什么叫“铺平垫稳”,如何安插“包袱”。后来我发现他讲的这些,都是他写的《相声艺术论集》等书中的内容。
  我市成立曲艺家协会后,我曾以曲艺家协会和市文联、群艺馆、工人文化宫的名义,两次邀请侯老来唐山讲学,他都爽快地答应了。第二次还分别给当时的矿冶学院和华北煤炭医学院(现合并为华北联合大学)讲课。讲的不只是相声,还讲了有关的中国古典文学和语法。听课的不只是大学生、老师,还有教授、学者。听完都说:“侯宝林不愧是北京几所大学的客座教授,真是有学问!”我的朋友舒兰亭曾是陶瓷厂的。有一次他和我上北京遇到了一块儿,就随我去侯老家探望。侯老和他兴致勃勃地谈起了陶瓷,从唐山说到景德镇,从古代说到当代,从中国瓷说到外国瓷,一句外行话没有。我的哥哥刘宗祯在中国科学院甘肃自动化研究所工作。有一次他到北京学习,我正好去北京,就一起拜访侯老。侯老和我哥哥聊起了中国自动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一个外行竞半天插不进话。从这些谈话中,我感觉到侯老不光是相声大师,简直就是“百行通”。他说:“咱们说相声的什么都应该懂一点,‘不怕问不到,就怕不知道’嘛。”我真佩服他的博学多识。
  ……
展开
目录
我和相声大师侯宝林
段少舫老师,我们没有忘记您
潘学勤和竹板书
乐亭大鼓的一对伉俪——贾幼然、赵凤兰
李派快板在唐山——段如增和他的徒弟们
为谁舞蹈为谁唱
开滦有个艺术团
乐亭大鼓再兴初探
李小强:走进曲艺人家
拍摄唐山震灾照片第一人——记我市著名摄影家常青
“她把美丽带给人间”——记市政协委员、牛燕美容美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牛燕
燕山桃花
飞鱼祭
仲夏夜之梦——据莎士比亚名剧《仲夏夜之梦》改编
美猴王闹天宫
白蛇传
年夜饭
彩虹升起来
找家长
最后一针
鼠年大吉
家庭“劳模”
南湖今昔
老严和小严
串号
开车乐
假如我是厂长
大得人心
我是“部长”
列宁在十月
节振国大闹燕春楼
节振国智擒洪野
找知心大夫
路路通畅
雨中纠结
勇救遇险船
三让房
劳模失踪
生日蛋糕
看展览
盲人摸象
她的名字叫“党恩”
争分夺秒搞房改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沧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