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旨在创新,致力协同。创新是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第1动力,协同则是获取创新动力的必然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是指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协同多方教育主体,集聚多种教育资源,通过跨主体、多要素间的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与统筹协调形成教育合力,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书从理论体系的构建、逻辑框架的设计、章节内容的布局、实践操作的运用等方面都有作者新颖的思想观点和独到的学术见解。通读全书,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从历史到现实、从国外到国内、从纵向到横向、从现在到未来,作者按照提出问题、理论解析、思想脉络、内在机理、内容审视、实证分析、路径建构、发展展望的逻辑线路展开。作者思维敏捷、观点新颖、旁征博引、逻辑严密、论证深刻、行文流畅,读后给人许多有益启示。毋庸讳言,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是个常论常新的复杂性重大课题,作者的一些观点还需要进一步商榷和完善,如理论研究的深度有待深化、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有待加强、研究方法的多样化还不够等,这些都有待于作者在今后的深入研究中予以加强和改进。但瑕不掩瑜,我们应该看到本书具有的理论的阐释性、内容的丰富性、方法的科学性、实践的可操作性等优点。
《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是吴长锦以他的博士学位论文为蓝本进行充实修改、推敲润色而成的一部学术专著。他的博士学位论文在答辩过程中,得到校内外同行专家的一致好评,被评定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这既是他三年学习与研究的理论结晶,也是他近年来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问题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作为他的导师,我为吴长锦取得的进步感到由衷的欣慰。在本书出版之际,他邀我作序,我欣然应允。希望本书的出版在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领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同行加入这个领域的研究,取得更丰硕的成果,合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发展。同时,也希望吴长锦再接再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深化拓展,在未来的学术耕耘中能够取得更好更多的研究成果。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述评
(二)国外思想道德教育协同创新研究述评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学理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内容框架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主要创新
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理论解析
一、协同创新理论的创立发展
(一)协同理论的历史沿革
(二)创新理论的发展演进
(三)协同创新理论的内涵与本质
二、协同创新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一)协同创新范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丰富发展协同创新体系
三、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基本理论
(一)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核心概念
(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内涵解析
(三)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基本范畴
(四)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内在本质
目录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思想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思想脉络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思想
(二)列宁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思想
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思想脉络
(一)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思想
(二)我国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思想
(三)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思想
三、西方国家思想道德教育协同创新的思想脉络
(一)西方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协同创新思想
(二)西方近现代思想道德教育协同创新思想
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内在机理
一、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目标定位
(一)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目标确立的依据
(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目标体系
(三)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目标的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主体结构
(一)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主体的类别
(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主体的融合
三、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发展动力
(一)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动力的主要类型
(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动力的生成机制
四、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一元主导与多元共治相统一
(二)坚持理论超越与现实观照相统一
(三)坚持继承借鉴与改进创新相统一
(四)坚持协调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
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内容审视
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体系协同创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协同创新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协同创新
(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协同创新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协同创新
(一)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定位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视野
(三)协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协同创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协同创新的基本目标
(二)协同视域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机制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体系的协同机制
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路径建构
一、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队伍
(一)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共同体
(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协同创新能力
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平台
(一)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平台的机制建构
(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平台的组织建构
(三)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平台的系统建构
三、调控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过程
(一)统筹谋划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活动过程
(二)整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运行过程
(三)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过程的基本规律
四、培育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文化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文化自觉
(二)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文化体系
(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文化发展
后记
温馨提示:请使用沧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