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叶总关情:后金杜度家族人物史略及其直承后裔谱志》:
褚英,是老罕王努尔哈赤的嫡长子,庚辰年生(万历八年,1580年),生母是努尔哈赤于万历五年(1577)、18岁时迎娶的嫡福晋,她是抚顺名门显贵家族佟佳氏塔木巴彦之女,名哈哈纳扎青,谥号元妃,有汉文名佟春秀。褚英以军功封广略贝勒,组建掌领正白旗,是正白旗第一任旗主。褚英18岁时(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正月)即奉命统军一千,长途奔袭征伐东海女真安楚拉库部,奏凯而归。对他出色的战果,大汗赐号“洪巴图鲁”(充沛顽强的大勇士),晋封为贝勒。嗣后经常参加战争。万历二十九年(1601)领正白旗之主。万历三十五年(1607)建州部与以布占泰为首的乌拉部首次单独较量,褚英率代善、扈尔汗以1200人奋战乌拉军1万人,鏖战由午时持续到天黑,俘获敌大将军常柱、瑚里布,夺取战马500匹、盔甲3000副,杀敌众多,建州军大胜。此战严重削弱了乌拉部的力量,壮大了建州部,开辟了建州通向乌苏里江、黑龙江中下游一条宽阔的通道。班师后,努尔哈赤授予他“阿尔哈图土门”(汉译广略之意)称号。
其实褚英是建州政权中以努尔哈赤为首,与舒尔哈齐共同建政、执政的三固山之一(亦称三统帅或三将),而非一般清史中所记仅代父执政数十天而已。建州女真在建政扩张中,以黄、白、蓝三种旗色为标识,组成三支军事力量,是谓三固山,即三旗。三旗分别由努尔哈赤、舒尔哈齐、褚英统率,任旗主。三旗人员以女真部落文化、渔猎组织牛录为雏形组建,随后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征服或吸收了众多女真部族、部落,还有不同民族的人归附。如何促使大批不同族裔的人相互融合,相处一堂,互不歧视,团结一心,是摆在统帅面前的一个难题。建州三旗,是在人力缺乏的条件下,经由在作战、生产、生活中探索、总结,创造出一套军民一体化、军事生产相结合的旗民政治体制,实现了从原有的以血缘、姓氏、穆昆为继承的部族组织文化提升为民族政权政治文化的飞跃。体制的创新、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满族是八旗体制,八旗组织在先,定名为满洲族在后,这在理论上恰合“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阴阳合而生,仇必和而解”的思想。创建八旗体制,作为三旗之一的正白旗旗主褚英有创新之功,功不可没。
听家族老辈人谈说,老祖褚英、杜度统率正白旗、镶白旗,是因满族崇尚白色,以白为贵。早期女真人一旦编人旗籍,成为旗民,不论来自哪个部族、是何姓氏,其生活待遇及在生产、战斗中叙功授奖、功过赏罚,整齐一律,无歧视,不偏袒,一视同仁。旗民看到大家的权益基本等同相齐,心理上感到平衡顺畅,也体会到旗籍是自身经济生活的可靠依托,此谓齐人,由齐人达于齐心,这是第一要义。第二,旗人生活大事,如婚丧嫁娶,旗里能给予经济资助,还分给土地。男孩自幼就接受作战、渔猎训练,尚武精神、勇敢合群的性格及坚强的品质要从儿童时期培养,仅靠训练和军纪很难练出真勇士,养和育结合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这是其二。第三,每个旗都是由来自各地不同部族的人员集合组成,均有各自传统的生活习俗,精神文化的沟通、认可是建群的基础,通过日常生活、生产、战斗,互相感染融合,自然形成守望相助的邻友、战斗中相互呼应的战友关系,旗民自会由衷地产生归属感,形成和谐团结的新族群。两白旗兵将英勇善战,多次以少胜多,充分彰显出其时八旗制度的优越性。
当大清人主全国政权后,中枢主政者实际实施的是“内汉外满”的政治理念,驻防八旗只当兵,不再从事生产,实行单一的旗兵钱粮薪给及老弱淘汰制,致使基层战士家庭经济生活困难,甚至度日艰难。将兵之间的官僚制,造成自弱战斗力、扼杀创造力的局面,使八旗制未能在新环境中发展改革、与时俱进,但是满族的族群整合过程自可视为中华民族小范围融合的先行者。
万历四十一年(1613)由于众兄弟贝勒联合五大臣讦告,褚英于三月二十六日被幽禁于高墙之内。这是一场为争夺继位大权而进行的深层次的政治斗争,对于在血雨腥风中锻炼成长勇于作战的褚英来说,既缺乏政治权谋,又孤立无援,终于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八月二十二日死于禁所,终年36岁。他的死留下颇多疑点,在各史书上写法亦不一致,因缺乏原始可信的资料都以模糊简略为主。由于讦告内容均是言谈想法及领导作风问题,不足以议罪,更罪不至死。天命九年(1624)四月甲申朔,太祖将皇子阿尔哈图土门贝勒褚英灵柩随景帝、显祖、孝慈皇后梓宫隆重移葬于东京寝园(即今辽阳市太子墓园)。该墓园已被列为全国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地处辽阳市东京陵乡。
天命八年(1623)五月,努尔哈赤斩杀额尔多尼(巴士克)的罪状之一,为“在先大阿哥时额尔多尼、吴巴泰(乌尔古岱)二人曾谗告”,“进入辽东之后额尔多尼与四贝勒(皇太极)往来频繁,不过又是‘行谗’罢了!”
沈阳市在名为奉天时期民间有一传说:“老罕王晚年曾在辉山(现沈阳市沈北区棋盘山风景区)思念长子褚英,故该山亦名‘悔山’。”但史籍无考。
《圣祖实录.卷二三四》第13页记载,康熙帝训诫皇子时说:“诸阿哥中,倘有借此邀结人心,树党相倾者,朕断不姑容也。昔太祖高皇帝时,因诸贝勒大臣讦告一案,置阿尔哈图土门贝勒褚英于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二》第12页谈苏努案时述及“阿尔哈图土门贝勒褚英薨逝时”……康雍二帝以“树党相倾”“讦告”“薨逝”来表述褚英之死,似乎有公开宣称褚英并非凶死之意。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