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改革开放以来俄罗斯文学在华译介传播研究
0.00     定价 ¥ 58.00
沧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8736875
  • 作      者:
    贾一村
  • 出 版 社 :
    中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贾一村,湖南常德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讲师,天津外国语大学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为翻译学、俄罗斯文化。现任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留学生办公室主任,负责留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目前已在包含CSSCI期刊在内的多个优秀期刊发表10余篇学术论文,以作者编写并出版教材《应用翻译简明教程》,并主持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一般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俄罗斯文学在华译介传播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俄罗斯文学在我国有近百年传播史,曾对广大国人和中国文学产生重大影响,许多中国人至今怀有“苏联情结”。然而如今(改革开放以来)俄罗斯文学在我国译介传播现状如何?背后影响其译介传播的深层因素有哪些?对我们有何启示?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这段中俄文学交流发展史?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俄罗斯文学遗产?这些问题极具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俄罗斯文学在华译介传播研究》将以俄罗斯文学在华译介传播状况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其在华译介传播的宏观图景(分哪几个阶段、有何特点、有哪些译作),再借用传播学“5W”(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手段、受众群体、传播效果)视角,通过对比改革开放前后的状况,指出俄罗斯文学在当下中国译介传播的新变化和总趋势(逐渐衰落),再结合文化学、翻译学方面理论,揭示影响俄罗斯文学在华译介传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深层原因(重点论述),进而对当下我们如何审视和对待俄罗斯文学遗产、今后中俄两国如何开展文化交流等问题提出建议。
展开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1.3.1 学术价值
1.3.2 应用价值
1.4 研究思路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基本思路
1.4.3 具体研究方法
1.4.4 总体框架
1.5 创新之处

2 文学译介与文学传播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文学接受与文学传播理论
2.1.1 关于“文学接受”的概念界定
2.1.2 关于“文学传播”的概念界定
2.1.3 传播系统的要素与内容
2.2 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2.2.1 “意识形态操纵论”的概念界定
2.2.2 勒菲弗尔关于影响翻译的三大因素的研究
2.2.3 “意识形态操纵论”与文学翻译
2.3 多元系统理论
2.3.1 关于“多元系统”的诠释
2.3.2 多元系统论与文学翻译
2.3.3 从“边缘”移向“中心”的三种情况

3 俄罗斯文学在当代中国译介传播的历史沿革
3.1 改革开放前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传播(1949—1978年)
3.1.1 俄罗斯文学在中国译介传播的“蜜月期”(1949—1957年)
3.1.2 俄罗斯文学在中国译介传播的“疏离期”(1957—1978年)
3.2 改革开放后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传播(1978—2019年)
3.2.1 俄罗斯文学在中国译介传播的“井喷期”(1978—1991年)
3.2.2 俄罗斯文学在中国译介传播的“衰退期”(1991—2019年)
3.3 改革开放后俄罗斯文学在中国译介传播的新特点(1978一-2019年)
3.3.1 传播主体的变化
3.3.2 传播对象的变化
3.3.3 传播内容的变化
3.3.4 传播手段和方式的变化
3.3.5 传播效果的变化

4 影响俄罗斯文学在中国译介传播的主要因素
4.1 影响俄罗斯文学在中国译介传播的政治因素
4.1.1 改革开放后俄罗斯文学在中国译介传播的社会背景
4.1.2 国家政治对文学译介传播的影响
4.1.3 中俄外交关系对文学译介传播的影响
4.2 影响俄罗斯文学在中国译介传播的经济因素
4.2.1 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及其对俄罗斯文学在华传播的影响
4.2.2 俄罗斯文学在中国文化市场上“疲软”的主观原因
4.2.3 俄罗斯文学在中国文化市场上“疲软”的客观原因
4.3 影响俄罗斯文学在中国译介传播的文化因素
4.3.1 中国文化生态环境之变化
4.3.2 读者文化价值取向的转变
4.3.3 中国俄语翻译市场之乱象

5 俄罗斯文学在华译介传播的前景展望
5.1 俄罗斯文学在华发展前路何方?
5.1.1 如何审视俄罗斯文学在华发展的“过去”
5.1.2 俄罗斯文学在华发展前路何方?
5.2 如何对待俄罗斯文学的“遗产”?
5.3 俄罗斯文学对中俄文化交流的意义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沧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