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民国人物晚年岁月系列之一:《蒋介石的晚年岁月》《蒋经国的晚年岁月》《宋美龄的晚年岁月》《何应钦的晚年岁月》
本书从蒋介石兵败退台写起,兵败大陆来台的蒋介石率全家在日月潭,共度圣诞之夕。然而国民党军队在大陆崩溃的消息传至后,又给冬日的日月潭增添了几分寒意。蒋氏父子整日闷坐日月潭的涵碧楼中,除了兴叹“英雄的末路悲怀”之余,也在反省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原因……一代枭雄失意后,在政治、军事、党务、教育等方方面面的反思是看点。还有蒋宋在台湾的生活、娱乐、工作实况,晚辈的境况等都是看点。
该书从蒋介石退台写起,直至病逝。真实记录了他在台湾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外交上采取的一系列施政方案。尤其是对失败做了痛彻的反省。蒋介石在台湾改造国民党,清除异己,依美求存不得后迎来外交危机,最后只能偏安自保。在政治上坚决打压“台独”。晚年病魔缠身,遗恨台岛。
痛切的反省
在台湾中部南投县的丛山之中,有一个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湖面海拔740米,面积45平方公里,最深6米。湖中有一座小岛,岛北为日潭,南为月潭,以轮廓近似日月而得名。这里群峰环绕,林木扶疏,湖光山色,相映成镜。夏季,这里是台湾中部的避暑胜地。到了秋天,明月朗朗,静影沉璧,“双潭秋月”,更成为吸引天下游客的绝胜风景。此时正值20世纪40年代最后一个年头的冬季,尽管台岛是海洋气候,也有点寒意料峭。冬日的海外洞天将会迎来什么客人呢?
圣诞节的前夜,兵败大陆来台的蒋介石率全家自台北抵日月潭,共度圣诞之夕。然而国民党军队在大陆崩溃的消息传至后,又给冬日的日月潭增添了几分寒意。连日来,蒋氏父子整日闷坐日月潭的涵碧楼中,除了兴叹“英雄的末路悲怀”之余,偶尔也反省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原因。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党务诸方面。为了给读者一个整体轮廓,笔者将蒋介石的反省做一系统整理。
第一,蒋介石认为: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原因很多,“而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我们军事的崩溃”。军事崩溃的原因有以下七点:
(1)军队纪纲败坏是军事崩溃的首要因素
蒋介石在1950年3月19日讲述《国民革命第三期任务之说明》中称:“就过去一年失败的情形看来,以军队纪纲的败坏最为严重。”“最显著的一点,就是一般军长、师长,不经过请假的手续,可以随便离开自己的职守,自由行动……即此一点,就足以知道我们军队的纪律扫地。”
蒋介石还沉痛地说:“过去北洋军阀被打败是他们本身腐朽。”但在北伐后,“所有北洋军阀的毛病,我们的军队都已习染,不论在精神上行动上都渐次趋于腐化堕落”,“几乎与北洋的军队如出一辙”。
蒋介石告诫各级将领说:“如果再不彻底觉悟,那这种军队非自取灭亡不可。”
(2)对三民主义的动摇是军队崩溃的重要原因。
1949年10月20日,蒋介石在军官会议上讲授《军事改革之基本精神与要点》时称:“今天我们军队的失败,就是没有奉行三民主义之故。换言之,就是我们军队已经失去战胜的基本条件……我们的军队已经成了没有灵魂的军队”,失败则是必然。
蒋介石当面指责受训的高级军官说:“你们平时口头讲信仰三民主义,但是你们在行动上究竟是不是实行了三民主义呢?对于三民主义是不是只有形式的信仰,把三民主义当作了一个口头禅而已?”
蒋介石特别强调:必须“加强我们主义的信仰,唤醒我们军队的灵魂”。
(3)军事崩溃,是由于军事制度——诸如教育、人事、经理制度皆未能健全建立。
蒋介石非常沉痛地说:“自从抗战末期到现在,我们国民革命军内部所表现的贪污腐败的内容和实情,真是光怪陆离,简直令人不能想象。”
蒋介石在《敌我双方优劣之检讨及“战争艺术化”的意义》演说中,列举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八大缺点:
其一,“本位主义”(“只知有己,不知有人。平时相处则互相摩擦,互相攻讦,在战场上则不能协同一致,互相合作”)。
其二,“包办主义”(“一切事情不论自己是否可以胜任,先就包揽下来,不许人家过问,其结果使得彼此争权夺利,而业务则废弛泄沓”)。
其三,“消极被动,推诿责任。”(“凡事都要上级来推动,而不能认清职责,自主自动”)。
其四,“在办事的时候,不能分别轻重缓急,不经过研究考虑,大而无当,粗制滥造。”
其五,“含糊笼统,不求正确,尤其是对于时间、地点和数字,始终没有正确的观念。”
其六,“依循苟且,得过且过。”
其七,“迟疑犹豫,徘徊却顾。”
其八,“主观自大,故步自封。”
蒋介石还指出:“现在我们军队里面,功过不分,是非不明,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军队里面没有监察制度”。北伐时期,国民革命实行党代表制与政治工作制度。后来“因为所有部队长官都受过党的训练,又因为军队职权宜求统一,故采取一元制度,即以各部队长为建军的骨干”。“自从党代表制取消,政治部改成部队长的幕僚机关以后,军队的监察即无从实施,同时因为政工人事的不健全,故政训工作亦完全失败。”“整个部队即失其重心”,如此,“我们军队怎么能不失败,不崩溃呢?”
对于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蒋介石分析说:我们一般军官和美国人相处,受了美国人的教育,对于美国军人的长处一点儿没学到,则专门模仿美国人的生活及缺点,诸如“滥肆吸烟、酗酒、打牌、嫖妓”,殊不知这只是美国军人生活的一面,“而对于工作业务之活泼认真,乃是他们军人尽忠职务、报效国家的精义之所在”。真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这是我们军事最近4年来失败的最大原因”;“也是我们中国最近4年来,党务、政治、军事彻底崩溃的最大原因”。
造成上述状况的另一原因是:“根本没有现代的军事学识。”原因是:“学得太少,又不注意补充”;我们的军官,“大多数皆出身于农村社会,及小资产阶级的子弟,偏于保守性的多”。尤其从前在军官学校的生活和环境,都是“养尊处优”,“根本没有养成学习的习惯”。蒋介石总结说:“大家虽然生在现在科学时代,而大家的精神、学术、生活、行动,都不配做一个现代的军人。”
如何克服上述缺点呢?蒋介石说:“今天我们要彻底改革过来,振作军队的精神,转移部队的风气,根本着手之点,还是要着重于建立制度”,特别要“确立一种健全的监察制度”。“要确立军队的监察制度,必须彻底改革现在的政工制度”。因政工人员多为主管推荐,“今后军队的政工人员应由党部遴选,透过政府予以委任,绝不能听由部队主官擅自任用。并且对部队负起监督的责任来挽救今天一般军官腐败贪婪,无法无天,自由行动的流弊。”
(4)官兵对立、军民脱节是军事崩溃的另一原因。
蒋介石指出:“许多高级指挥官每到作战的时候,不是在陆上准备了车辆,就是在水上准备了船舶,一到紧急关头,就不管他的部下生死,而先自上车或者登船逃命。这样没有人格的官长,可以说是寡廉鲜耻,怎能再取得部下的信仰呢?而且一般高级将领,在生活上骄奢淫逸,尽情享受,而部下的官兵,则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何尝还有一点同甘苦、共患难的意思?”在军民关系方面:“可以说恶劣到了极点。”“我们军队每进到一个村庄,这个村庄中较好的房屋,就一定被我们军队占领;而最好的房间,一定是最高的主官住着,借了人民的东西不归还,损坏了人民的器具不赔偿。这样,当然使人民对我们发生反感,而不愿帮助我们。”
针对军队存在的上述弊端,蒋介石提出必须予以“纠正”。如何“纠正”呢?首先在官兵关系方面:提出要“官兵一体、生活一致”,各级首脑与士兵同甘共苦。
在军民关系方面:蒋介石提出“要改善军民关系,就必须实行‘军民合一’这句口号,我们军队如能处处爱护民众,便利民众,真正做到军队为人民的军队,武力为人民的武力,使人民感到我们真是他们自己的武力,自己的保护者,那他们自然要与我们融合为一,自动地来帮助我们了。”
(5)“军事失败的近因,乃是由于我们战略的错误。”
蒋介石将战略上失败的错误归咎于马歇尔的调处。他说:战争爆发之初,“我们政府误信马歇尔的调处,将最精良的国军开到东北,以致内地空虚,各战场都感到兵力单薄。战略上一经犯了错误,那在战术上是无法补救的。何况我们一般将领对于战术又毫无修养,对于“剿匪”战术又未能深切的研究,如此,当然失败得更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沧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