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价值与权力:中国大遗址展示的观察与反思(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0.00     定价 ¥ 65.00
沧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2594320
  • 作      者:
    王思渝
  • 出 版 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王思渝,历史学博士,长期专门从事批判遗产理论、文化遗产与社区、博物馆学等方面的研究。20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并入选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目前在北京大学继续从事博物馆与文化遗产方面的博士后研究(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导师联合指导)。

        在国际、国内相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观看以外——13场博物馆展览的评论与对话》(预计由文物出版社于2019年底出版)、合译《自然与文化遗产:批判性思路》(预计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19年底出版)。受邀赴英国、印度、比利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多次实际负责或作为主力参与多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等机构委托的科研项目;为《中国文化遗产》期刊外国资讯栏目的长期翻译。

        近年来,长期致力于文化遗产的实证研究,曾在河南、四川、山东、陕西等地长期多次主持或参与文化遗产调查。同时,还作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源流运动”创始团队核心成员,及“观展”栏目主编;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独立或合作策划展览10余场;在北京大学开设“博物馆学概论”、“文化遗产前沿文献选读”等课程。


展开
内容介绍

        大遗址展示,这一话题自2000年以后广为学术界所热烈讨论。它一方面是一个关切到成百个大遗址未来发展路径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也如同一面窗户,折射着近年来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诸多初见锋芒、值得深究的学术问题。该书正是基于现实和理论两方面的诉求,结合作者搜集到的诸多实证材料而最终所成。作者希望做到的,不仅是对西方理论的一个中国式议题的补充,而是能在既有的理论框架中对一些原生的重要缺陷做出回应。

展开
目录

序/杭侃

导 言 作为一种现象的大遗址展示 /1

0.1  大遗址展示问题的政策框架 /3

0.2  章节安排与研究方法/7

第一章 大遗址展示的概念、既有研究与整体现状/10

1.1  问题的边界:“大遗址”和“展示”/10

1.2  关于大遗址展示的既有研究 /12

1.2.1  大遗址展示的方式与原则 /12

1.2.2  大遗址与主体 /15

1.2.3  小结 /17

1.3  大遗址展示的现状 /17

1.3.1  考古特性的突显/18

1.3.2  与公园的“联姻”/23

1.3.3  遗留问题:考古与公园的对立?/34

第二章 视角与切入:从批判说起/36

2.1  批判的思想 /36

2.2  批判遗产研究的成型与发展 /38

2.3  不仅是遗产:批判研究在博物馆领域的影响/40

2.4  以价值和权力切入批判 /42

第三章  2000 年以前的考古遗址展示 /46

3.1  考古、遗址展示与政治:半坡遗址博物馆的建立 /46

3.2  基于“公”的保护与展示 /49

3.3  考古学家的身份与挑战 /56

3.3.1  出土文物的归属 /56

3.3.2  考古学家的态度 /58

3.4  小结 /63

第四章 变与不变:大遗址展示中的“失灵”困境 /64

4.1  国家文物局的倡议与现实选择 /64

4.1.1  国家文物局的制度设计 /64

4.1.2  政策出台的价值与权力背景 /69

4.1.3  大遗址展示政策的特点 /72

4.1.4  被作为“典范”的大明宫遗址 /74

4.1.5  国家文物局层面的降温 /79

4.2  经济诉求下的地方政府/81

4.2.1  建设和土地的吸引力 /82

4.2.2  工程建设类项目的意义 /86

4.2.3  文化名义和土地经营 /89

4.2.4  展示与区域重塑 /99

4.3  小结 /108

第五章  2000 年以后考古学家的身份转换 /110

5.1  大遗址展示相关政策中的考古工作 /110

5.2  与规划团队的合作困局 /112

5.2.1  咨询和审核:大明宫遗址案例的尝试 /113

5.2.2  “便利性”陷阱:仅被作为基础材料的考古工作 /115

5.3  考古学家的参与:持续工作、持续合作 /117

5.3.1  常见的参与模式 /118

5.3.2  金沙遗址案例的启示 /120

5.4  突破的意义 /123

5.4.1  特定条件下的突破 /123

5.4.2  两对二元结构以外的模糊地带 /126

第六章 遗忘与隐现:大遗址展示与在地社区发展/130

6.1  移民与搬迁:从起源到争议/131

6.1.1  思路的提出与现状 /131

6.1.2  繁重的实施成本 /135

6.1.3  基于遗产话语体系以外的影响 /137

6.2  在地社区的参与 /139

6.2.1  展示的先声:管理问题上的在地社区参与 /140

6.2.2  展示设计当中对在地社区的呼唤 /140

6.3  “上”与“下”的纠结 /143

6.4  小结 /149

第七章 结语 /151

参考文献/153

后 记 /17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沧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