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特色小镇的时代背景
1.1 浙江特色小镇发端的社会、经济和生态背景
1.2 特色小镇政策解读及其发展历程
1.3 特色小镇在新型城镇化中的作用
1.4 特色小镇在支撑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2章 特色小镇存在的弊病
2.1 认识偏差,定位不准
2.2 贪大求洋,人气不足
2.3 缺乏规划,特色平庸
2.4 项目分散,功能单一
2.5 创新困难,层次不高
2.6 企业主体弱,集聚能力差
2.7 保障制约大,创建进度慢
第3章 浙江特色小镇内涵解读
3.1 浙江视角下特色小镇“定义”
3.2 新的发展主体
3.3 新的产业平台
3.4 新的和谐家园
3.5 新的制度探索
3.6 新的理念引领
3.7 新的运作模式
3.8 浙江经验的可复制性
第4章 特色小镇多“版本”分析
4.1 各省特色小镇政策分析
4.2 省级特色小镇变化趋势
4.3 国家各部委特色小镇分析
4.4 国家特色小镇变化趋势
4.5 特色小镇创建启示
第5章 基于目标导向的特色小镇规划设计
5.1 多元复合下特色小镇规划面临的挑战
5.2 基于目标导向的特色小镇规划创新思考
第6章 特色小镇的特色体系构建
6.1 产业特色构建:生产为核,双轮驱动
6.2 文化特色打造:传承历史,营造IP
6.3 功能特色完善:突出服务,强化创新
6.4 生态特色营造:生态优先,神形兼备
第7章 主导产业体系构建
7.1 主导产业选择
7.2 产业链打造
7.3 主导产业打造手法
第8章 旅游产业体系构建
8.1 特色小镇旅游全域化
8.2 旅游主导型小镇产旅结合方法
8.3 生产主导型小镇产旅结合方法
8.4 旅游产品品类12字与夜游产品打造
第9章 特色小镇规划设计“8个一”解决方案
9.1 特色小镇工具可操作性及方案体系
9.2 一个故事
9.3 一个产业
9.4 一种气质
9.5 一个地标
9.6 一种生活
9.7 一种玩法
9.8 一条主街
9.9 一笔资金
第10章 特色小镇类型分类及工作重点
10.1 特色小镇分类标准
10.2 类型解读及创建要点
第11章 案例分析
11.1 隐形文化的显性化和产业化:浙江天台山和合小镇
11.2 传统工业园区的转型之路:江苏南通启东滨海智创小镇
11.3 民族文化和特色手工业的再生:贵州贞丰县土布小镇
11.4 产业发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河北邯郸粮画小镇
11.5 巧借临近产业助力一条古街的复兴:云南保山永子小镇
11.6 发挥生态优势,讲好小镇故事:平顶山黄柏山特色小镇
11.7 品牌再造和生态营造:四川古蔺郎酒小镇
11.8 强化优势产业,延伸整合产业链:九溪花卉小镇
11.9 市场驱动,个性化服务塑造特色:山东东营汽车小镇
11.1 0特色小镇集聚化发展:天津市京津州河高新技术产业园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