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曹雪芹身世家世与《石头记》人物贾源、贾政、贾宝玉的关系
从对上组地域的解读,又一次验证了作者笔下的“家乡圈”是南京。后文如恍如惚,千丝万缕牵着作者的余音和陈迹,现在需对曹雪芹先作解读。我们只有两个条件:第一,南京是曹雪芹熟识的“家乡圈”;第二,乾隆甲戌年即公元1754年,曹雪芹已经创作完成了完整的《石头记》一百回。还有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要解决曹雪芹是谁家曹雪芹。
对于这个问题,白衣斋在综析全文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来解读:第一,从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的建筑设计和建筑规模,对号南京对应时间段的园林建筑,来找曹家;第二,从名字艺术(包括府邸名字、人物名字、匾额名字)上寻迹与曹雪芹对应的曹家;第三,从脂批与对联寻踪与曹雪芹对应的曹家;第四,从贾母识丝绸料来判断曹雪芹对应的曹家。这四个问题是一个系统问题,其寻踪的结果必是集于一家方为可信。现有甲戌本无大观园的建造设计和建筑规模,依己卯本。第十六回——“先令匠人拆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尽已拆去……会芳园本是从此北角墙下引来一段活水,今亦无烦再引……贾政不惯于俗务,只凭贾赦、贾珍、贾琏、赖大、来昇、林之孝、吴登新、詹光、程日兴等些人安插摆布,凡堆山凿池,起楼树阁,种竹栽花,一应点景等事,又有山子野制度。”这是曹雪芹笔下大观园的两大建造设计:第一,拆会芳园建大观园;第二,再引活水入园,且堆山凿池,起楼树阁,种竹栽花等。这与同时期的曹寅建西花园的建造设计相对应:据《内务府奏曹寅家人呈报修建西花园工程用银折》载:“康熙五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查我主人修建房屋、挖河等项工程……尚有未经奏报之修造房屋四十四间,亭子一座,船九只……栽种松竹、玉兰……又修旧有房屋、河泊岸闸等项……修建所用物品细数,开列于后:圣化寺,修建亭子一座……六郎庄真武庙,配殿六间,和尚住房八间……在六郎庄修造园户住房三十间……圣化寺造船九只……拆撷芳殿用匠及将拆下物品运至西花园……”据《内务府奏乌罗图查算西花园工程用银不实应予议处折》载:“康熙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曹寅在西花园修建房屋、挖河、堆泊岸等工程,共用银……再,修建房屋、亭子、船只、雨搭、帘子等项,又用银……”第一个对应点——建大观园是拆会芳园,建西花园是拆撷芳殿;第二个对应点——修大观园复引活水,且堆山起楼阁,种竹栽花等,修西花园挖河,堆岸泊,修建房屋、庙宇、亭子,栽种松竹玉兰等。
我们再看曹雪芹笔下大观园的建筑规模(包括装饰等)。第十七回至第十八回——(大观园门前)“只见正门五间,上面筒瓦泥鳅脊;那门栏窗隔,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阶,凿成西番草花样。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果然不落富丽俗套……(一开大观园门)只见迎面一带翠嶂挡在前面……往前一望,见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如猛兽,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沿小径入山口)抬头忽见山上有镜面白石一块……接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烁,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夹批:这水是人力引来做的)。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玉,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保池沼,石桥跨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出亭过池,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着意观览。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千百竿翠竹遮映……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二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面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茉莉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清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随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贾政问贾珍)‘这些院落房宇并几案桌椅都算有了,那些帐幔帘子并陈设玩器古董,可也都是一处一处合式配就的?’……(贾琏)回道:‘妆蟒绣堆、刻丝弹墨并各色绸绫大小幔子一百二十架,昨日得了八十架,下欠四十架。帘子二百挂,昨日俱得了。外有猩猩毡帘二百挂,金丝腾红漆竹帘二百挂,墨漆竹帘二百挂,五彩线络盘花帘二百挂,每样得了一半,也不过秋天都全了。椅搭、桌围、床裙、桌套,每份一千二百件,也有了……’(一面走一面说)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欲进篱门去,忽见路旁有一石碣……步入苑堂,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一面引人出来,转过山坡,穿花度柳,抚石依泉,过来茶蘼架,再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药圃,入蔷薇院出芭蕉坞,盘旋曲折。忽闻水声潺湲,泻出石洞,上则萝薜倒击,下则落花浮荡……(要进港洞时,贾政又想起有船无船,贾珍道)‘采莲船共四只,座船一只,如今尚未造成。’(水路不得入,从上盘道入)攀藤抚树过去,只见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清,溶溶荡荡,曲折萦纡。池边两行垂柳,杂着桃杏,遮天蔽日,真无一些尘土。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度过桥去,诸路可通,便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那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并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蟠屈,或视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芳气馥,非花香之可比……(宝玉说)‘这些之中也有藤萝薜荔。那香的是杜若蘅芜,那一种大约是茝兰,这一种大约是清葛,那一种是金草,这一种是玉落腾,红的自然是紫芸,绿的定是青芷。’……顺着游廊步入,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更比前几处清雅不同……出来行不远,则见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青松拂檐,玉兰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一面说一面走)只见正面现出一座玉石牌坊来,上面龙蟠螭护,玲珑凿就……(说着引人出来)再一观望,原来自进门起所行至此,才游了十之五六……行来至一大桥前,见水如晶帘一般奔入。原来这桥便是通外河之闸,引泉而入者……于是一路行来,或清堂茅舍,或堆石为垣,或编花为牖,或山下得幽尼佛寺,或林中藏女道丹房,或长廊曲洞,或方厦圆亭……忽又见前面又露出一所院落来……一径引入,绕着碧桃花,穿过一层竹篱花障编就的月洞门,俄见粉墙环护,绿柳周垂……一入门,两边都是游廊相接,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旁种着数本芭蕉,那一旁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进入房内,只见这几间房内收拾的与别处不同,竟分不出间隔来的。原来四面皆是雕空玲珑木板,或‘流云百蝠’,或‘岁寒三友’,或山水人物,或翎毛花卉,或集锦,或博古,或万福万寿,各种各样皆是名手雕镂,五彩销金嵌宝的。一槅一槅,或有贮书处,或有设鼎处,或安置笔砚处,或供花设瓶安放盆景处。其槅各式各样,或天圆地方,或葵花蕉叶,或连环半壁,真是花团锦簇,剔透玲珑。倏尔五色纱糊,竟系小窗;倏尔彩绫轻覆,竟系幽户。且满墙满壁,皆系随依古董等玩器之形抠成的槽子,诸如琴、剑、悬瓶、桌瓶之类,虽悬于壁,却都是与壁相平的……原来贾政等走了进来,未进两层便都迷了旧路,左瞧也有门,右瞧又有窗暂隔,及到了跟前,又被一架书挡住。回头再走,又有窗纱明透,门径可行;及至门前,忽见迎面也进来了一群人,都与自己形相一样——却是玻璃大镜相照。及转过镜去,一发见门子多了。贾珍笑道:‘老爷随我来,从这门出去,便是后院,从后院出去,倒比先近了。’说着又转了两层纱厨锦槅,果得一门出去。院中满架蔷薇,转过花障,则见青溪前阻,众人咤异:‘这股水又是从何而来?’贾珍遥指道:‘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从东北山坳里引到那村庄里,又开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从那墙下出去。’……说着,忽见大山阻路,众人都道迷了路,贾珍笑道:‘随我来。’乃在前引导,众人随他,直由山脚旁忽一转,便是平坦宽阔大路,豁然大门前见,众人都道:‘有趣,有趣!真搜神夺巧之至!’于是大家出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