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李笠翁词话》之前前后后
《窥词管见》二十二则
第一则 词立于诗曲二者之间
“第一则 ”评:词的特点和位置
第二则 词与诗有别
“第二则 ”评:诗词之别及词的起源
第三则 词与曲有别
“第三则 ”评:词曲之别
第四则 古词当取瑜掷瑕
“第四则 ”评:创作没有定式
第五则 词意贵新
“第五则 ”评:说“新”
第六则 词语贵自然
“第六则 ”评:新与旧的辩证法
第七则 琢字炼句须合理
“第七则 ”评:“琢字炼句”与“春意闹”
第八则 词忌有书本气
“第八则 ”评:审美意境与人生境界
第九则 情景须分主客
“第九则 ”评:李渔“情主景客”之高明
第十则 词要可解
“第十则 ”评:可解不可解
第十一则 词语贵直
“第十一则 ”评:文章忌平与反对套话
第十二则 好词当一气如话
“第十二则 ”评:“一气如话”解
第十三则 词须注重后篇
“第十三则 ”评:注重后篇之相对性
第十四则 词要善于煞尾
“第十四则 ”评:结尾应含蓄不尽
第十五则 结句述景最难
“第十五则 ”评:“结句述景”之难在哪里
第十六则 前后段必须联属
“第十六则 ”评:“意脉不断”与提炼“主脑”
第十七则 词中宜分清人我
“第十七则 ”评:“分清人我”难言矣
第十八则 词不宜用也字
“第十八则 ”评:“越界”与由诗变词之机制
第十九则 词忌连用数去声或入声
“第十九则 ”评:精通音律之李渔
第二十则 用韵宜守律
“第二十则 ”评:用韵的技巧
第二十一则 词忌二句合音
“第二十一则 ”评:善于用韵,创造音律美
第二十二则 词宜耐读
“第二十二则 ”评:词之由“宜唱”到“耐读”
附 耐歌词
《耐歌词》校注后记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