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长期从事中国画创作的经验总结和研习的理论结晶,作者提出了头部测量的有效方法,解决了临摹与写生结合的方法问题。作者通过CT图和X光片,测量分析东方人的人体比例关系,比如肩部造型,将这个部位搞清楚,解决线条由头部向躯体延伸显得平面化以及导致一些比例关系或者透视关系不协调等问题。本书结合古代名画梳理了传统服饰的主要式样与历史演变,提出解决如何避免线条平面化的问题。本书不仅具有一定的美术理论指导意义,同时对学习中国画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指导性方法,可供中国画学习初学者学习参考以及为中国画艺术理论研究参考使用。
第一章 头部
一、面部比例和五官分布 / 012
(一)几个重要的点 / 012
(二)三停和五部 / 013
(三)天三地四 / 014
二、 五官画法 / 016
(一)眉 / 016
(二)目 / 019
(三)鼻 / 023
(四)口 / 026
(五)耳 / 033
三、其他 / 035
(一)额 / 035
(二)髭须 / 037
(三)鬓发 / 038
(四)头部与颈部的关系 / 039
(五)头面部的褶皱与纹理 / 042
(六)颜面部的烙印及瑕疵 / 046
第二章 肩 部
一、肩部的结构特征和动作规律 / 050
二、肩部与躯体的关系 / 055
第三章 动作节点
一、肘 / 072
二、手 / 077
三、膝 / 080
四、足 / 083
第四章 古代人物画传统服饰式样解读
一、服饰释名 / 090
二、衣之种类 / 093
第五章 古代人物画线条解读数例
一、线条的功能与作用 / 116
二、人物画造型中的线条特点 / 118
三、线条的“笔法”因素与特征 / 122
四、线条的功能性分类 / 124
五、在线条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132
六、总论 / 138
第六章 人物画造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面部平面化 / 142
二、衣纹平板化 / 144
三、节点不准 / 146
四、以笔害义 / 148
五、线条冗余 / 153
第七章 人物画的场景配置与构图
一、人物画场景配置的原则和一般规律 / 158
二、人物画场景构图的方法 / 161
三、人物画构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173
四、古画的一般视角 / 177
第八章 附录:与书画相关问题的探讨
中国画的几大特征 / 180
古代绘画对光的认识和使用 / 185
题款的一般用法与规则 / 195
用印的一般规律 / 197
书画如何回归传统 / 209
参考书目 / 214
后记 / 216
温馨提示:请使用沧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