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新世纪(21世纪)70后和80后一些主要代表作家进行了论述,并且他们都可以放到文学史长河中,成为一环。
本书分两大部分:上篇讲70后作家,25个章节讲述和分析31位作家的作品及其理论思想;下篇是讲80后作家的,8个章节11位作家的作品及其理论思想。
如本卷论述的乔叶之与忏悔文学,她的《认罪书》可以上接郁达夫,而又有了新时代内容;弋舟和余同友就对余华、苏童、格非等的先锋文学有深度契合和继承;王十月、李凤群、陈再见、宋小词等作家就关注底层,他们的作品主题和方方、刘醒龙、林白、曹征路等作家的一些作品可以构成互相阐释的关系,宋小词的《直立行走》笔下的大学毕业生杨双福形象给人感觉80年代的“天之骄子”已经成为底层的一部分,这和方方的《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可以互文并且有新的时代内容。林森的《关关雎鸠》也上承鲁迅的小镇文学传统。迪安的描写家族的小说也可以看出巴金的《家》作为文学传统对她的影响。而且王十月和陈再见都是打工文学的代表人物,一直为人关注。石一枫塑造的陈金芳是全球化青年的代表,他也因此获得鲁迅文学奖。
温馨提示:请使用沧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