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山峰》:
第二天,父亲下去接,大哥往上送,只不过搬上床、铺盖和几件衣物,像举行个仪式而已。
童言无忌。我和芳月对爷爷说:“吉家姐不孝敬您,我们孝敬您!”
几年来,爷爷第一次露出笑脸。
又是一个大雨天,父亲、母亲在家各干各的活儿,我和芳月在宽敞的堂屋里疯疯赶赶。芳月在前面跑,我在后面追。突然,芳月一不小心,绊倒竖在堂屋里的长木梯。梯身有五六丈长短,重约30斤,“吧嗒”一声脆响,砸在小小的我身上,压住我的嫩胳膊和大腿。我“啊”的一声惨叫,再无声息。
后来,我听说,当时爷爷、父亲、母亲闻声,脸色立刻变得苍白,赶紧过来。父亲一把挪开梯子,母亲一把抱起我。我软乎乎地躺在母亲怀里,已昏过去。母亲将口按在我额头,狠命吸几口,“吧吧”作响。当地,如果孩子背过气,大人往往用此法让孩子哭出来,这样孩子就能缓过气。可母亲连“吧”几次,我却毫无动静。母亲急得大哭。爷爷说:“赶快找医生!”
父亲抱起我就跑。一阵颠动,我“哇”的一声哭出来。
王叔闻讯而来,问明情况,就要打芳月,被母亲拉住。岳婶跟着赶来,一到就吵王叔:“还站着干么子?快拿上电筒,跟上芳月她伯,也好帮个手!”
王叔赶紧回去,找到电筒,追出门去。
小哥仁山放学回来,听到这个消息,急得直哭。芳月本已吓呆,半天没说话,这时受到小哥哭声牵引,跟着“哇哇”大哭。
岳婶回去做好晚饭,来请爷爷、母亲、小哥、芳月去吃。芳月呜呜咽咽地说:“山山哥哥好了,回来了,我就吃!”
母亲也说:“我吃不下。如果吃得下,我早就去弄了。爷爷肯定饿了,就过去吃点吧,我今日儿已无心弄饭!”
爷爷想想,说:“刚才山山已哭出来,谅也无事,都去吃饭是正经。”
小哥脸上就有了喜色。芳月立刻破涕为笑。两个早已饿坏了,立时和爷爷一道吃饭去。岳婶和母亲仍没吃,招呼爷孙俩吃完,都坐在我家,急切等我们归来。
一会儿,芳月实在撑不住,看爷爷进房睡下,更挨不住,就躺在岳婶怀里睡着了。岳婶进到母亲房中,刚将芳月放上床,芳月就醒过来,问:“妈,山山哥哥回来没有?”
“没有,你睡。山山哥哥一回来,我就叫醒你。”芳月坚决不再睡,下地,走出房门,一直眼巴巴地等着。
夜半时分,我们终于回家。王叔怀抱我,满头大汗。父亲在后面照手电,一只腿跛着,身上热气腾腾。母亲、岳婶、小哥、芳月迎上来察看。我睡得很香甜,一张小脸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白如一张纸。母亲、岳婶禁不住掉下泪,问:“到底么样?”
父亲忙着用土方法治腿。王叔则谈起去看医生的情况——
父亲和王叔带我急急忙忙来到一个老中医家。老中医常出门问诊,这时却正好在家。他看看我的伤势,一面说“不要紧”,一面放置好我,在我的小身躯上推拿一两个小时,又弄些麝香等名贵药材打点。一会儿,他身上汗水淋淋。我本来又哭又叫,渐渐不喊不叫,后来就睡着了。老中医这才说:“已伤到筋骨,幸亏及时来治,也幸亏我在家。孩子身子骨还嫩,要恢复元气比较容易。不过,实话实说——以后,这孩子走远路、扛力活后,手臂、大腿会发痨。就是说,以后他要吃一碗省力的饭才好。当然,这孩子大难无事,又这么巧,就说明将来是个有福之人,你们不必担心。”
“么样才能吃省力饭呢?”父亲到底有些急,赶忙讨教。
“使力读书呗!考上大学,毕业后国家安排一份工作,不就行了?”老中医微微一笑。
父亲和王叔对看一眼,都在心中叫苦:“长进乡至今没出过大学生,就连中专生,阳山也是第一个!”忽然,哥俩又同时点头,都想:“阳山虽只考个中专,如今不也吃着轻省饭吗?琼山考上中专也行……”
回家时,兄弟俩一路议论老中医的话,父亲一不小心,摔到坎下。幸好坎不高,等他爬上来,只不过扭了一下脚脖,用土方法一治就会好。
“要是他读书不争气么办?”母亲听完,急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