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大庭美奈子的小说世界:以大庭美奈子前期小说为中心
0.00     定价 ¥ 32.00
沧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307215917
  • 作      者:
    周晗玮
  • 出 版 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周晗玮,1980年生。安徽省芜湖市人。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日语系讲师,博士。1998年进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学习,期间对日本文学产生浓厚兴趣,2002年取得文学学士学位后随即进入上海外国语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日本当代女性文学。2005年取得文学硕士学位后进入高校执教,讲授日本文学、日汉翻译等多门课程,其间发表多篇学术论文。2015年重回上海外国语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继续就日本当代女性文学进行深入研究。2017年取得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日本文学、翻译学及日语教学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日本女性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二战”后日本女作家大批涌现,再现了平安时代女性文学的辉煌。特别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女性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打破性别束缚、实现女性自身价值、追求平等的呼声日益高涨,日本文坛上也相继出现了一批具备崭新思想观念和新颖表现手法的女作家,形成了女性文学的第三次兴盛期。大庭美奈子便是这些女作家中的杰出代表。
  大庭美奈子幼年因家庭原因,辗转于各地。在婚后又立刻随丈夫赴美,在美国阿拉斯加旅居了11年。长期的漂泊生活给了大庭美奈子自由奔放的性格和无处可依的敏感内心,尤其是在阿拉斯加的11年对大庭美奈子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她在当地接受了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并将其与日本传统文化相结合反映在自己的作品中。但直到1968年,时年38岁的她才凭借短篇小说《三只蟹》获得第59届芥川奖并进入文坛。这部作品在当时还相对较为封闭的日本引起极大轰动,仿佛是对不久之后兴起的轰轰烈烈的女性解放运动的一个预言。此后。一方面,大庭美奈子继续着眼于两性问题,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把握女性的真实生活状态;另一方面,由于中学时期亲身经历了广岛核爆,“生死”也是大庭美奈子作品的核心主题之一。而对女性、生死的思考最终交织在一起,大庭美奈子的作品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主题思想的演变。
  《大庭美奈子的小说世界:以大庭美奈子前期小说为中心》即以大庭美奈子的前期作品为中心,按照其作品的主题进行讨论,深入分析大庭美奈子作品的主题演变过程。
展开
精彩书摘
  《大庭美奈子的小说世界:以大庭美奈子前期小说为中心》:
  在既往的文学作品中,往往是以某种形式表现出女性的自我,将女性的生存方式以某种形式提出来,以此为基础来讨论女性的“本质”。在这一过程之中,往往也可以看出女性的自我主张和自我表现的背后与男性的自我以及与当时的制度之间的纠葛。
  事实上,女性无论在哪一个时代都是存在自我主张的,与之相对,在绝大部分情况下,男性在现实生活中也不得不在力求与女性的和谐相处中共同生活。虽然女性这一整体在制度中一直处于附属性的地位,但在男女一对一的情况之下,尤其是在恋爱关系当中,拥有自我的双方处于平等地位的情况才是普遍的。但这一情况,到结成婚姻关系、组成家庭之后就产生了本质性的改变。从恋爱到婚姻的过程可以看作男性将女性的自我作为自身自我的延长,借助社会制度,通过赋予其“家庭地位”将其封存于“我的妻子”“我孩子的母亲”的单一家庭角色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就产生了许多的矛盾与纠葛,作家着眼于这样的观察对象,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尤其在进入近现代历史进程之后,近代人开始意识到自我意识的存在,认知到自身是作为独立的人而存在的。这一点自然也适用于女性,尤其是当女性具备了进入社会的能力之后,长期以来被制度化、封闭化的自我,也通过走出狭小的“家庭”空间而得到了解放。既成的以男性为主导的制度本身无法无视这样的一种自我表现,因此在旧制度渐渐崩溃的情况下,马上就会出现一种新制度,以新的制约和拘束试图对女性的自我加以怀柔,以继续对其的封闭,这一点也同样反映在文学内容上。从19世纪中叶开始,欧洲的文学创作中“家庭崇拜”的思想一度掀起高潮,出现了大量特别热衷于叙述作为女性本质出现的“母性”的作品。这是由于产业革命的发达,女性也被驱赶到劳动市场上,被动地进入社会,导致传统的家庭构造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家庭基础开始渐渐溃散。此时出现的“家庭崇拜”思想的实质就是试图通过对“贤妻良母”这样的“好女人”的赞美,压抑女性的自我,并将其封闭在制度内性别需求之中。另一方面也涌现了许多以对“魔性”之女的反感、恐怖和好奇心为主题的作品,这一现象无疑与女性教育的普及、女性大量参与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女性思想解放等女性自我意识的飞速发展密切相关。
  在这样一种新形势下,以男性作家为主流的文学创作中的女性形象出现了十分明显的类型化特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是顺应制度内对性别作用的要求,作为制度内女性存在的理想型。例如贤妻良母、清纯的少女、勤勉工作的女工等。第二种则截然相反,是不愿迎合制度内性别要求的不安定分子。她们具有超出常人的知性和自我,不愿意在制度内和谐地生活,甚至试图去破坏这种和谐的生活。恶女、魔女、女性罪犯即这种类型。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不结婚的女人,不生孩子的女人、不受婚姻制度束缚并追求非唯一对象性行为的女人都在此列,都是要接受处罚的对象。而第三种是将自身勾画的理想女性形象,尤其是作为救赎者出现的女性形象置于制度之外,乃至置于制度之上。圣洁的女神、处女怀胎等是这种类型的典型。这样的女性形象体现出了永恒不变的女性“本质”,仿若女神一般,超越了时代和制度或者阶级,其性格、言行不受任何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女性特质的终极象征,是女性被“神话化”之后的“圣女”。“圣女”这一形象的出现是与第二种类型的“魔女”相呼应的。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大庭美奈子其人及其文学
一、战争时期的阅读者
二、身居异国的写作者
第二节 国内外对大庭美奈子的研究综述
一、日本对大庭美奈子的研究综述
二、我国对大庭美奈子的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方法

第二章 日本近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第一节 社会制度与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第二节 日本近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一、“神话化”女性形象的破灭
二、男性自我与女性自我的强烈冲突
第三节 日本现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浮萍”的异国“他者”体验
第一节 多重“他者”的产生
第二节 《青色落叶》的多重“他者”表现
一、佐喜与异国女性
二、佐喜与异国男性
三、佐喜与岳
第三节 《三只蟹》中的“逃离”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生育性的意义
第一节 花匠与阿梨
第二节 花匠与女主人
第三节 魔术师与王太子妃
第四节 《铁杉梦》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苏醒在现代的妖怪
第一节 山姥的起源
第二节 历来文学作品中山姥形象的演变
第三节 《山姥的微笑》
一、“山姥”意义的再建构
二、双面山姥
三、山姥的死去与回归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浦岛草》物语
第一节 《浦岛草》的谱系图
第二节 泠子
一、浦岛草之花
二、与山姥同行的男人
第三节 雪枝与夏生“矿”
一、雪枝
二、夏生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附录 大庭美奈子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沧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