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中角色情感的创造》:
三、丰富而活跃的想象力是产生角色情感的根本保证
想象力是演员创造角色情感最重要的根本保证。
所谓想象力,简单地说就是依据自己曾经亲身经历过的,或是听说过、见到过的事物,经过选择、加工、提炼,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想象力就是对自己所观察来的事物和过去的生活经历中所积累的经验进行重新组织和加工的能力。
想象力是演员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创作素质之一,这是由表演专业的特性所决定的。因为,演员在表演时,是根据虚构的、假定的戏剧情境进行创作的,是在剧作家创造出的文学形象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无论是所发生的事实、事件;角色所处的环境;还是剧本对人物的设置、提供的人物关系等等,无一不是依据剧本想象出来的,并不是现实存在的。作为演员要在这一切的假定中“真实地”过着角色的生活,感受着不是生活中那种真实来源的“刺激”,体验着根本就不存在的角色的情绪。演员如何才能以假当真,对这一切产生信念,对他所创造的角色进行真实的情绪体验呢?想象往往能够给予你极大的帮助。
演员的想象首先就意味着能用内心视觉去看到想要看到的东西,能用内心的听觉去听到想要听到的声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指出:“想象……首先就意味着用内心视觉去看而且看到了我们正在想看的东西。……只要你用内心视觉看到熟识的环境,你便感到这种环境的气氛,于是和动作地点有关的熟悉的思想便立刻在你心里活跃起来了。从思想产生了情感和体验,接踵而来的就是内在的动作欲求。”这就是说,想象常常是可以直接引发出相应的情绪体验。在生活中,我们自己,或者是别人在独自一人时,会不知不觉地笑了起来,或者是发出一声叹息,也就是在情绪上出现了某种变化。仔细一分析,其实在这个瞬间,在我们自己或者是那个人的头脑中,一定是出现了对于某种情景的想象。例如:当你想象到自己在众多的竞争者之中被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录取了时,心中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欢欣的情绪;而当你想象在分配住房时,有人在从中作梗,你的心里一定会产生出委曲、愤懑的情绪。这就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的,在引用了想象所产生的虚构之后“会产生许多思想、情感和情绪。这一切都能影响到总的心境,而这种心境决定着以后将要做的一切动作的性质。这是体验的一个准备阶段”。因此,想象力是“演员的基本的、最必要的禀赋”。
心理学根据想象的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的不同,区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个种类。对于演员来说,这两种想象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再造想象能力的培养,对于演员来说却更为重要。
再造想象是根据别人的语言描述或图表说明进行的想象。演员在表演创作中,必须具有再造想象的能力。首先,在演员的形象创造中,他的想象大部分都是来自剧本的提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是在剧本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演员在剧本基础上所创造出来的想象,应该说都属于再造想象的范畴。在排演和演出当中,更是需要演员具有根据对手的语言描述再造想象的能力。按照克尼碧尔的说法,台词所要传达给对方的是“内心的视象”,演员在听到对手的台词时,实际上就是要再造出自己的“内心视象”。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