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研究
0.00     定价 ¥ 89.00
沧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0354158
  • 作      者:
    郭学松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郭学松(1983-),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传统体育、体育人类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入选2015年度“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2017年度“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展开
内容介绍
  《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调研、参与式观察、访谈等研究方法,对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进行研究。厘析了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挖掘并整理了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的生存境况;阐释了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的多元化特征和多样性价值及其成因;考察了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整理了目前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传承的状况,分别从以传承人为主体、以校园为场域、以宗族组织为载体、以乡土宗教为生成环境、以村落共同体为单位等方面提出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展开
精彩书摘
  《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研究》:
  一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的总体分布情况
  (一)福建地域文化概述
  福建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区域,自古就有“闽”的称谓。其实,福建地域文化历史非常悠久,并非一些学者所谓的“蛮荒之地”“不牧之民”。从“东山人”“清流人”和漳州“甘棠人”的骨化石,以及平潭的壳丘头遗址到三明万寿岩发现的距今约19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器物,皆说明早在新石器之前,福建就有人类活动的迹象。①诸如此类考古挖掘文化的印迹说明,福建地域文化源远流长。福建地域不仅文化渊源久远,而且文化底蕴丰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福建,古时候称为闽越,秦朝时设置为闽中郡,到了唐代,分设福州、建州等州,设立福建观察使,“福建”的称谓从此而来,并沿用至今。福建地区具有天然的地域格局和自然生态条件,东面有狭长的海岸线,西面以武夷山脉为边界,南北分别与广东省、浙江省交汇。依山傍水是福建地域自然景观最显著的特点,省内有武夷山、太姥山、支提山、鼓山等名山,有乌龙江、闽江等相互交错的水系。从古至今,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许多人才,谱写了传奇的历史,如李纲抗击金人、俞大猷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林则徐抗英斗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等等。故而,有学者认为“是则福建之史.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不可不知也”②。以此也可洞悉福建之地域文化于一斑。
  福建特殊的地理区位,独特的地域文化背景,极其多变的社会环境,产生了多元的文化体系,特别在军事文化、宗教文化、宗族文化、习俗文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等方面。从古至今,福建因区位因素成为重要的军事要地,成为多方争夺的要塞。历史上,汉武帝平闽越,孙吴对闽中用兵,陈文帝伐陈宝应,隋文帝征王国庆,陈元光与土著居民的战争,南唐灭闽,元军追歼南宋端宗政权,明军消灭陈友定势力,郑成功抗清,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北伐战争,等等,皆在福建地域留下了深刻的军事历史记忆。福建不仅是国内征战的场域,同时也是国外列强的重点入侵地。明代中叶以后,随着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海洋战略的兴起,中国屡遭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福建进行抗倭、抗葡、抗荷、抗英、抗法、抗日战争,成为屏障中国东南的海防要地。①福建地域的战争史对该地域造成了极大影响,留下了深刻的社会记忆,同时,在这些战争中也产生了许多民间体育事项,如源起于宋元崖山海战的漳州珪塘村三公下水操活动,源起于抗倭斗争的宁德霞浦沙江曳石活动、闽南的宋江阵武术运动等。这些由战争所衍化的民间体育事项,历经数百年的岁月洗礼,已经成为保存和传递这种军事战争历史记忆的重要工具载体,成为不同地域历史文化的象征。
  福建的开发较晚,自汉晋以来北方士民不断南迁,把中原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及生产技术等带到福建,促进了福建的经济人文开发。而佛、道等宗教也大多沿着这条自北向南的路线在福建广为传播。福建地处东南沿海,自古以来对外交通都比较发达,外来宗教的传人和中国宗教的对外交流②,构成了福建宗教发展的格局。特别是明清以来,福建的宗教不断向东南亚等地广泛传播,与此同时国外的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也大量渗透到福建地域。在福建宗教发展史上,占据特殊地位的是乡土宗教,如福建的王爷信仰、保生大帝信仰、妈祖信仰、临水夫人信仰等,这些民间信仰不仅在福建根深蒂固,同时也在东南亚等地区影响深远。在这些乡土宗教信仰中,祭祀成为信仰传递的主要方式,并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祭祀仪式,而在这些祭祀仪式中又产生或寄生了大量的身体运动行为,使得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得以萌生或发展。诸如,产生于妈祖祭祀的妈祖生活体育项目,形成于保生大帝信仰的蜈蚣阁活动,源起于王爷信仰的送王船活动,为祭祀陈靖姑而开展的斩白蛇活动,等等。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研究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研究
一 “原生态”的概念
二 “生态体育”与“原生态体育”的范畴
三 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的范畴
第二节 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研究的意义
一 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 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研究的实践意义
第三节 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个案的选取
一 个案研究及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概况
二 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研究个案选取的理由
三 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研究个案选取的原则
四 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研究个案选取的方法
第四节 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研究的方法论
一 重在实证的田野调查
二 形成民族志的方式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的现状与困境
第一节 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的生存现状
一 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的总体分布情况
二 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的区域分布情况
第二节 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 村落人口外出流动,后继乏人
二 城镇化进程快,生存空间受挤压
三 传承方式失范,保护机制欠完善
四 缺乏与市场接轨,经济效益差
五 发展理念滞后,导致生存瓶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的特征及价值
第一节 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的特征及成因
一 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的特征
二 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的特征成因
第二节 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的价值及成因
一 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的价值
二 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的价值成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
第一节 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一 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概述
二 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现状
第二节 影响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因素
一 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
二 政策法规设置方面的原因
三 政策法规实施方面的原因
四 政策法规推行中监督管理方面的原因
……
第五章 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沧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