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高力伟和妻子林思文先后前往加拿大,希望通过留学,在“人间天堂”落地生根。林思文目标坚定,努力适应北美的社会文化,并理性地想要改造高力伟。而高力伟从降落到多伦多机场开始,便对周遭开始过敏。他剧烈地感受到了身份的焦虑,面对异质文化完全无所适从。高力伟变得极度敏感且脆弱,对林思文的精明能干也越来越难以接受……留下还是归去,是留学生必须面对的共同问题。他乡明月的诱惑和文化身份的焦虑站在天平的两端,高力伟的困境同属于每一个曾经、正在或将要飘洋过海的人。
温馨提示:请使用沧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曾在天涯》为北美留学生活题材的创作带来了新的气息,也为历史留下了真相。浪漫的异域传奇不再是作品的精神重心。而对文化品位的追求则在情节进展和形象完成的过程中强烈地凸现。
——《人民日报》
小说对爱情的心理表现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它表明了什么才是爱情小说。男女主人公在这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表现得丝丝入扣,作者在一个长篇中实现了张爱玲式的心理细腻性。
——《书屋》
这是一次自我生命眺望的情感经历,表现了当代知识分子在价值悬崖上的挣扎,主人公的心路历程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失败记录。这就是为什么小说自始至终都充溢着一种悲凉的情绪基调。
——《文艺报》
小说触及了生命无可逃遁的悲剧性,这种悲剧性对知识分子来说尤为痛切。只有人才能意识到时空,而对时空无限性的意识,是人的幸运,又是人的悲哀。
——《中华读书报》
《白雪红尘》(《曾是天涯》海外版书名)在全球网络上流传,不少评论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反映当代中国人海外生活Z具精神深度的作品。
——[美]《星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