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出土文献与《古文尚书》研究
0.00     定价 ¥ 108.00
图书来源: 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由京东配书)
  • ISBN:
    9787520367929
  • 作      者:
    刘光胜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刘光胜(1973年生),山东青州人。清华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在职博士后。中国孔子研究院教授,出土文献与中国儒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曾子研究会理事,山东曾子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出生文献与儒学史研究,先后主持“出土文献与民本思想溯源研究”(19BZX056)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在《历史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出版《出土文献与(曾子)十篇比较研究》《清华简(系年)与(竹书纪年)比较研究》等多部学术专著。
展开
内容介绍
  清华简中《尚书》类文献二十余篇,有的是今文《尚书》,如《金滕》;有的是见于孔壁古文或百篇《书序》的篇目,如《尹诰》《傅说之命》;还有一些是今古文都没有的篇目,如《厚父》《封许之命》。
  《出土文献与<古文尚书>研究》以清华简为主要抓手,综合运用包括甲骨卜辞、金文、郭店简、上博简及马王堆帛书等在内的出土材料,推进《古文尚书》真伪问题的研究。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古文尚书》研究综述
第一节 “《古文尚书》伪书”说成为学界主流意见
一 宋代“《古文尚书》伪书”说初现端倪
二 元明时期对《古文尚书》作伪的揭示
三 清代“《古文尚书》伪书”说成为定论
四 明清时期学者为《古文尚书》辩护之声
五 疑《书》之风的扩大化
第二节 民国以来“《古文尚书》伪书”说的延续与补充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古文尚书》公案的重新反思
一 对《古文尚书》文本来源的考察
二 汉魏学术传承与《古文尚书》成书
三 对清人辨伪成果及方法的重新评判
第四节 中国港台地区及海外《古文尚书》研究
一 中国港台地区关于《古文尚书》的论争
二 日本学者对《古文尚书》的考察
三 朝鲜《古文尚书》学研究

第二章 出土文献与先秦《书》类文献研究
第一节 春秋时期《书》类文献传流
一 界定春秋时期引《书》的标准
二 春秋《尚书》学的特点
第二节 战国时期《书》类文献分系研究
一 清华简与儒家《尚书》系统比较
二 清华简与墨家引《书》比较
三 清华简与道家《书》类文献比较
四 清华简与法家《书》类文献比较
五 战国时期《书》类文献编纂、传流的特征
六 先秦时期不同《书》类文献系统形成的原因

第三章 两汉时期的《古文尚书》传流
一 汉魏孔氏家学与“晚书”25篇没有直接的关联
二 孔氏家学《古文尚书》的内容
三 杜林漆书与孔壁古文之间的关联

第四章 《古文尚书》与魏晋之际的经学转型
一 郑玄《礼记注》与《古文尚书》作伪的时间节点
二 辑补《古文尚书》属于“经学家”层面的作伪
三 《古文尚书》作伪可能出自郑冲一派
四 郑冲《古文尚书》来源考
五 《古文尚书》作伪者与献书者可能并非一人
六 《古文尚书》与魏晋之际的经学转向
七 作伪的种类及伪书价值的开显
……

第五章 对明清以来《古文尚书》辨伪的回顾与反思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