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传导检查和肌电图检查被公认为是临床检查的延伸,如果不知道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就无法正确地规划、操作和解释这些检查。
★本书将肌电图检查与患者的症状体征相结合,图文并茂、简洁清晰地描述了肌电图的检查过程和对应的神经肌肉临床应用解剖,将电生理技术与临床诊治紧密结合呈现给读者。
★内容丰富翔实,五百多幅彩图,涉及神经肌肉解剖、各种检查波形、神经的刺激和记录点、肌肉的针极插入点等。每块检测肌肉除了配有插入点位置图之外还有此处的横截面解剖图,有助于操作者准确插入肌肉并避开相邻神经和血管,大大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适用于操作和解释神经传导和肌电图检查的医师,以及使用这些电诊断结果来评估周围神经病患者的医师。
本书的第1 版出版于1997 年,第2 版出版于2005 年。让我们倍感欣慰的是,我们持续地收到了来自临床医师和受训医师的广泛好评。它已经成为学习电诊断检查和神经肌肉疾病住院医师和专科培训医师重要的学习资源之一。第1 版的目标是编写一本教科书,以实用和简明的方式将电诊断检查与神经肌肉疾病有机地整合起来,并始终贯彻神经传导检查与肌电图是临床检查的延伸这条重要原则。在第2 版中,我们增加了肌电图波形的配套光盘,读者可以看到和听到典型肌电图波形的实例。第2 版还在内容上进行了扩充,增加了几个新章节,包括儿科肌电图、ICU 肌电图、电学和电子学、电诊断的医源性损害以及肌电图的统计学。
本书的目的一直都是传达为基本和重要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大多数并未改变。于是问题再次出现,为什么要写第3 版?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我们现在使用iPad 和其他类似的设备阅读了大量的神经病学期刊和越来越多的书籍。我们现在也使用这些设备连接我们的电子病历,查阅药品信息和大量的医学信息。因此,第3 版推出纸质版和完整的电子版都是有意义的。尽管许多人很难想象以电子媒体替代纸质图书,但无疑世界正在向此发展,而我们的学生、住院医师以及专科培训医师正是先行者。
其次,第3 版的写作也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以回顾自2005 年以来与本书所有主题(特别是那些涉及临床疾病的章节)相关的医学文献。第2 版出版之后,在遗传学、病理生理学与治疗方面,人们对许多神经肌肉疾病的理解都有了显著进展,这些内容都包含在了第3 版中。此外,第3 版还包括了一些对电诊断技术的改良和对其他新技术的描述。
再次,得益于出版业的进步,我们极大地提升了图片的质量,并给其中很多图片增添了色彩,现在大部分照片都是彩色的。我们相信“一图胜千字”,因此增加了超过100 幅新的图片和照片,原有的旧图也已更新。此外,第3 版主要的进步是为针肌电图检查添加了肌肉的横断面解剖图。想真正掌握针肌电图,就应学会三维思维—不仅要考虑肌肉在哪里,还要考虑其邻近的肌肉是什么,更重要的是,附近有哪些需要避开的重要血管和神经。为此,我们在Eycleshymer 和Schoemaker 于1911 年出版的经典的横断面解剖图基础上进行了修改。扫描每一张图并将它们朝向适于肌电图检查的位置。把肌肉以红色标记,所有主要的神经、静脉、动脉和肌腱也以不同颜色标记。后,我们将一张实物大小的常规肌电图针的图片以正确的方向放置于图中。因此,现在每一块用于针肌电图检查的肌肉都配有一张显示正确进针点的照片,以及与进针点相关的该位置横断面解剖图。
与第1 版和第2 版一样,本书是为了向电诊断检查的从业医师或受训医师提供一项学习资源。从我们二十多年教学的角度来看,处于毕业后医学继续教育阶段、住院医师阶段,或是专科培训阶段的医师,如果充分掌握了本书的基本要素,就具备了完全理解和解释电诊断检查所需的信息和基本概念。本书提供了大量关于检查操作的信息,但它们不能替代在指导下的实践经验。为了能让肌电图波形的识别和解释能更加易于掌握,我们在网站上发布了在线视频。
本书一直以来的目标都是用易于理解并符合逻辑的方式来呈现内容。我们时常告诉学生,只有结合解剖学、生理学以及神经系统定位诊断等知识,电诊断检查才有意义。我们希望读者能运用本书所包含的信息,坐在患者面前,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然后采用恰当的电诊断检查,终完成诊断。
DCP
BES
第一篇 神经传导检查和肌电图方略/1
1 神经传导检查与肌电图方案 /1
2 解剖学与神经生理学 /8
第二篇 神经传导检查基础/19
3 神经传导检查基础 /19
4 晚反应 /36
5 瞬目反射 /47
6 重复神经刺激 /51
第三篇 错误来源:解剖异位、伪差、技术因素和统计学/60
7 异位神经支配 /60
8 伪差与技术因素 /69
9 电诊断检查统计学基础 /88
第四篇 神经传导检查详述/95
10 常规上肢神经、面神经和膈神经传导技术 /95
11 常规下肢神经传导技术 / 113
第五篇 肌电图基础/123
12 针肌电图基础概述 /123
13 针肌电图解剖学 /127
14 肌电图基础:自发活动分析 /.212
15 肌电图基础: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分析 /.226
第六篇 临床与电生理学的关联/240
16 临床与电生理学的关联:概述与常见模式 /240
第一部分 常见的单神经病 /258
17 腕部正中神经病 /258
18 近端正中神经病 /279
19 肘部尺神经病 /287
20 腕部尺神经病 /306
21 桡神经病 /318
22 腓总神经病 /332
23 股神经病 /342
24 跗管综合征 /349
25 面神经病和三叉神经病 /355
第二部分 多发性神经病 /366
26 多发性神经病 /366
第三部分 运动神经元病 /395
27 肌萎缩侧索硬化及其变异型 /395
28 不典型的运动神经元疾病 /409
第四部分 神经根病、神经丛病和近端神经病 /424
29 神经根病 /424
30 臂丛病 /443
31 肩与上臂近端神经病 /461
32 腰骶丛病 /474
33 坐骨神经病 /490
第五部分 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 /500
34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500
35 肌病 /519
36 肌强直性肌肉疾病和周期性瘫痪综合征 /.531
第七篇 特殊临床情况的肌电图/550
37 重症监护室中的电诊断检查 /550
38 儿科肌电图 /560
第八篇 电学和仪器设备/567
39 电诊断检查中的电学基础 /567
40 电诊断检查中的电学安全和医源性并发症 /580
附录/590
神经传导检查:成人正常值 /.590
神经传导检查:儿童正常值 /.594
运动单位时限的正常值 /595
温馨提示:请使用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