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悟悦心自足:潮白新闻时评精选之八
0.00     定价 ¥ 35.00
图书来源: 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由京东配书)
  • ISBN:
    9787549124732
  • 作      者:
    田东江
  • 出 版 社 :
    南方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田东江,河北三河人,出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成长于京郊潮白河畔。1978年初中毕业考入技工学校,读铸造专业。1980年进富拉尔基第1重型机器厂当工人。1985年自该厂考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1992年起供职广东省政协机关。1997年起供职南方日报,历任理论评论部主任、社委。高级编辑。2010年获得广东新闻“金枪奖”。2016年荣获“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入选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领军人才。2017年入选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以及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1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展开
精彩书摘
  《悟悦心自足:潮白新闻时评精选之八》:
  最新一期《嘹望》杂志刊登了一篇署名文章,指出目前西安的城市建设中还存在不少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现象。比如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西市在施工前没有事先报批,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西安地铁车站没有进行考古发掘。特别是2015年,在西市遗址上建设的“大唐西市三期佳郡”项目,未经考古勘探和发掘就开工建设,致使商肆、作坊遗迹密集的西市西南部分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两名作者是从事隋唐考古多年的专家,痛心疾首之情溢于言表。
  那个“大唐西市三期佳郡”项目的大致所在,名目上已经不打自招。唐朝都城长安亦即今天的西安有著名的西市和东市,分布在朱雀门街的两侧,1985年修复西安城墙时,发掘出了包裹在明城墙内的朱雀门遗址;再对着清朝徐松的《西京外郭城图》来按图索骥,很容易找到西市所在。徐松那幅图载于他的《唐两京城坊考》,该著作不但文献资料十分丰富,是隋唐两京城坊研究集大成的权威著作,而且他绘制的那些平面示意图极富特色,《西京外郭城图》之外,还有《西京宫城图》《西京皇城图》《西京大明宫图》等等。据徐松的著作,朱雀门街可是了不得,“东西广(宽)百步”;长呢,“九里一百七十五步”,从皇城南门朱雀门,一直通到都城的南门明德门,构成长安城的中轴线,同时也是长安、万年两县的分界线。唐朝一步等于五尺,一尺相当于现在的31厘米,这么一算,朱雀门街该有155米宽,当年如何壮观也就不难推断了。
  说了一番朱雀门街,在于两位专家同时指出,唐长安城考古要纠正重墓葬、轻遗址,重宫殿寺观、轻里坊等一般遗迹的急功近利风气。而被轻视的“里坊”,正以朱雀门街为中轴,对称地分布在两侧。杨鸿年先生有一部《隋唐两京坊里谱》,在前人爬梳考证的基础上,再现了各个里坊当年的状况:谁住在那里,分布着哪些衙门、寺观和名胜。两京,即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此中还是单看西京。挑几个“熟人”吧。先看东市所在也就是万年县辖区这边,白居易家住在“常乐坊”,位于“朱雀门街之东第四街街东自北向南之第六坊”,别嫌拗口,这句话相当于在表述今天地图上的经纬度,“朱雀门街之东第四街街东”是纬度,“自北向南之第六坊”是经度,两者交叉的那个点,就是“常乐坊”了。杨国忠家在“宣阳坊”,杜牧家在“安仁坊”,小雁塔也在这里。再看西市所在也就是长安县辖区这边,尉迟敬德、阎立本家都在“长寿坊”……这样的历史内涵倘能以实物来佐证,何其趣味无穷,如何要“轻”?不过,想一想当代名人故居因为城市建设也要每每告急,多少能够理解。
  西安拥有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比起公元前九世纪才文明初现的罗马要悠久得多。但是我们今天去到罗马,不仅会看到地面上的古建筑比比皆是,而且裸露于地表的遗址也随处可见,以至于有遍地废墟之感。然而,正是这所谓“废墟”散发的文化魅力,吸引了全世界的游客。在我的心目中,理想中的西安就应该是现在罗马的那个样子。实际呢,前几年有机会去走了一回,发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历史文化已经变成了点缀。“随着数次城市扩建,特别是近30年来西安市的急剧扩张,唐长安城遗址正随着推土机的轰鸣及一栋栋高楼的拔地而起日渐消失。”两位专家除了痛陈现状,同时呼吁政府能够尽早建立隋唐长安城遗址的地理信息系统,将隋唐长安城遗址图与西安市精确地图及城市规划图套叠,明确城市现状、遗址分布、规划发展趋势,从而“抓住最后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获取唐长安城的历史信息,尽可能多地保留一些遗迹,传给子孙后代”。
  西安面临的状况具有标本意义。那么,国家层面应该以之为突破口解决这个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确保传统文化不要在这个讲文化的时代因为经济建设而消灭了许多。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前人的监察理念
“在官,俸金外皆赃也”
“贪不在多”
“寸心端不愧苍苍”
“黜退其幽,升进其明”
“人亦何苦甘心为贪”
“究民所疾苦,察吏之奸贪”
“居官以正己为先”
“算计”与“自计”
“罚一人当取千万人惧”
“知人之要莫若考实”
“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不敢欺、不能欺、不忍欺”
“奉职循理,为政之先”
“有耻且格”
“养心莫善于寡欲”
“以百姓心为心”
“巧护己私,欺罔主上”
“妻贤夫祸少”?
“戒耳餐,戒目食”
“买嘱百姓,必加倍治罪”
“国之所以昌,微民不能尔”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公然取去,以充囊箧”
“直须风采动朝端”
“地辟民勤,谷丰物阜”
“吏不廉平则治道衰”
“功废于贪,行成于廉”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督邮分明善恶于外”

第二部分
杨孚
吴隐之
冼夫人
张九龄
韩愈
李勉
刘禹锡
包拯
余靖
周敦颐
苏轼
刘安世
崔与之
湛若水
陈子壮
陈瑸
林则徐
詹天佑
张维屏
赵翼
阮元
……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