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中华艺术论丛.第25辑,“新中国戏曲发展史研究”专辑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由京东配书)
  • ISBN:
    9787567143173
  • 作      者:
    朱恒夫,聂圣哲
  • 出 版 社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0-01
收藏
作者简介

朱恒夫 · 主编

朱恒夫,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上海戏曲学会副会长。出版过16部戏曲理论著作,在海内外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和上海大学出版社有着深度合作的关系。


聂圣哲 · 主编

聂圣哲,现任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主席,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四川大学苏州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校兼职教授。


展开
目录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戏曲剧目创作概观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戏曲艺人自我身份认识的转变
承前启后传艺育人
——昆剧传字辈与上海戏曲教育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越剧流派的形成及特色
承续与蜕变——“十七年”上海戏曲电影掠影
从时间节点透视上海小剧场戏曲演出的发展历程
戏曲70年:院团改革视野下戏曲创作实践的“上海经验”
复兴·开拓·融合·回归:40年来昆剧舞台创作变迁
海派滑稽与“十七年”喜剧电影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戏曲界影响全国的重要事件
1977-2001年间上海越剧音乐的创新与成绩
上海德艺双馨戏曲艺术家群体评述
现代戏曲的声腔表达浅论
从武汉市档案馆所藏史料看“十七年”时期武汉戏曲创作
论改革开放40年的河南戏剧
近现代上海文人、曲社与高校戏曲的发展
论楚剧现代戏创作的历程及特色
新时期汉剧境外演出与传播历程与特点
北京市戏曲院团的改革(1978—2000)
地方戏传承发展的三个面向:文化、剧种与时代
——以进京展演剧目石家庄丝弦戏《大唐魏徵》等为例
安徽戏曲小剧种生存与生产现状研究
存在于恪守与演进之间
——呼和浩特新城区满族八角鼓研究
新中国的戏曲文献整理与地方剧种建构研究
——以内蒙古地区二人台为个案
胸中有舞台,笔下有深情
——二人台著名编剧柳志雄专访
新中国成立后越剧在宁夏的演出
地方戏创作要依赖地方团队
——以《雁舞兰陵》为例
论莆仙戏现代文明小戏
民间性·剧种性·现代性
——吴兹明导演的艺术追求
《中国民间小剧种抢救与研究》概述
北派拉场戏现实生存状况的思考
从《夺印》看扬剧现代戏关于“现代性”的探索与构建
从扬剧《百岁挂帅》看传统剧目的改编、传承与创新
西方人眼中的苏式文化
——透视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字幕英译
甘肃新时期戏曲创作中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与民族观
论20世纪50年代的戏剧跨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