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现代临床检验进展
0.00     定价 ¥ 55.00
图书来源: 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由京东配书)
  • ISBN:
    9787557873271
  • 作      者:
    秦静静,等
  • 出 版 社 :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8-01
收藏
精彩书摘
  《现代临床检验进展》:
  (5)白色或乳白色:乳糜尿、脓尿、菌尿及含盐类结晶的尿可呈乳白色。
  1)乳糜尿:乳糜液或淋巴液进入尿液,使尿液颜色呈现乳白色。乳糜尿需通过乳糜试验进行鉴定。若乳糜尿中同时含有较多的血液,称为血性乳糜尿。乳糜尿常见于丝虫病、腹腔或淋巴管结核、肿瘤压迫胸导管和腹腔淋巴管导致淋巴管破裂,淋巴液溢入尿中。
  2)脓尿:尿中含有大量脓细胞或炎性渗出物,新鲜尿液可呈白色混浊,加酸或加热混浊不会消失,静置后会出现絮状沉淀。多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统的感染性疾病。
  3)菌尿:新鲜尿中含有大量细菌并出现云雾状混浊,加酸或加热混浊不会消失,静置后不出现沉淀。常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统的感染性疾病。
  4)盐类结晶:在生理情况下尿液出现混浊可由盐类结晶引起。尿中含有较多的盐类结晶可使尿液呈现灰白色或白色混浊,其主要成分有磷酸盐结晶和碳酸盐结晶,尿液多呈碱性,与过多食用植物性食物有关。加热后混浊增加,再加酸,如混浊消失并产生气泡为碳酸盐结晶,如混浊消失且无气泡产生多为磷酸盐结晶,如混浊增加则为菌尿或脓尿。如果是在酸性尿遇冷时出现淡红色混浊并沉淀析出,多为尿酸盐结晶,此情况下将尿液加热至60℃,混浊可消失。
  (三)尿液比密
  尿液在4℃时与同体积纯水重量之比称尿比密或尿比重(specific gravity,SG)。尿比密是尿液中所含溶质浓度的指标,可相对指示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尿中可溶性固体物质主要有尿素、肌酐、氯化钠,尿素和肌酐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氯化钠代表尿中含盐量。因此在生理情况下尿比密与尿液中排出的水分、盐类和有机物含量有关;在病理情况下还与尿中蛋白、糖和有形成分的排出量有关。
  1.检验方法学
  (1)比密计法(浮标法)原理、器材和试剂,以及操作具体如下。
  1)原理:尿液与同体积的纯水在4℃条件下的重量之比为尿比密。尿液所含溶质越多则尿比密越高,对浮标的浮力就越大,浸入尿中的尿比密计浮标则会增高;相反则会减低。
  2)器材和试剂:尿比密计,100mL量筒,一次性吸管,镊子。
  3)操作:①100mL新鲜尿液倒人100mL量筒中,倾倒过程中尽量避免出现过多的泡沫,如有泡沫可用一次性吸管将其吸掉。将量筒竖立于试验台上。②将尿比密计轻轻放入量筒内,轻轻捻转,使其悬浮于尿液中央。③比密计漂浮稳定后,在光亮处读取尿液凹面与比密计相切处的刻度。如比密计贴靠量筒边缘,可用镊子将其调整到量筒中心部位。
  (2)折射计法原理、器材和试剂,以及操作具体如下。
  1)原理:入射角为90°的光线进入另一介质时,被折射的角度称为临界角,在终端观察时,依折射临界角的大小,可见明暗视物的改变,进而求出相对折射率。折射率与溶液的密度有关,密度越高则折射率越高。
  可用已知比密的系列标准液,在折射计上测出折射率,绘制折射率一比密关系曲线,建立折射率、比密的经验关系式,计算出对应值,刻置在目镜适当位置上,即可用作测量尿液比密。已经有多种型号的商品化尿比密折射计出售。
  2)器材和试剂:折射计,一次性吸管,吸水纸。
  3)操作:①用一次性吸管吸取尿液少许,掀开折射计的样品盖板,在盖板下滴加尿液1~2滴。②盖好样品盖板,尽量使标本间不出现气泡。③手持折射计手柄部位,使光线垂直面对光线射入区(自然光线或白荧光灯管)呈90°。(如使用自带光源的折射计,可自行调节角度和光线明暗度,以达到最佳观察效果为好)。④从目镜处观察镜内刻度,明暗交接处为该标本的比密值。⑤测定完毕后,用柔软吸水纸将盖板下的尿液标本擦拭干净。
  2.方法学评价
  (1)灵敏度和特异性:比密计法是尿液比密的直接测定法,操作条件和方法相对简便易行。但目视观察比密计刻度,容易产生0.001-0.002的误差。折射计法被美国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为参考方法,同时也是中国临床检验标准化委员会(CCCLS)推荐的参考方法。该方法具有标本用量少,操作简便,在15-37℃温度下自动进行温度补偿的优点,其灵敏度和精密度高于比密计法。
  (2)干扰因素。①标本因素,比密计法:尿量过少时比密计漂浮不起来,影响测定结果。过多的盐类结晶出现将影响尿比密测定,可放37℃水浴待其溶解后重新测定。尿比密计上标注有测量温度,如测量温度与标注温度不一致时,每增高3℃应将测定结果增加0.001,每减低3℃应将测定结果减低0.001。②食物因素:过量饮水或使用利尿剂,可减低尿比密。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血液检验
第一节 标本采集与染色技术
第二节 红细胞检验
第三节 白细胞检验
第四节 血小板检验

第二章 尿液检验
第一节 标本采集技术
第二节 一般检验技术
第三节 尿液特殊检验技术

第三章 粪便检验
第一节 粪便理学检验
第二节 粪便化学与免疫检验
第三节 粪便的有形成分检验

第四章 体液及分泌物检验
第一节 脑脊液检验
第二节 浆膜腔积液检验
第三节 关节腔积液检验

第五章 生物化学检验
第一节 内分泌激素检验
第二节 血糖及相关物质检验
第三节 血清无机离子检验
第四节 血清铁及其代谢物质检验
第五节 血清脂质与脂蛋白检验
第六节 血清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检验
第七节 其他血清酶检验

第六章 免疫检验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检测
第二节 补体检测
第三节 免疫复合物测定
第四节 自身抗体测定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