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为心赋能:稻盛和夫的核心密码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由京东配书)
  • ISBN:
    9787520718462
  • 作      者:
    汤献华,孙铃斌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汤献华

★24年来致力于实践、研究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心凝聚课题,对打通科技与企业人文之间的界限有强烈兴趣与热爱,对稻盛和夫与任正非的思维方式有10年以上的跟踪研究。

★既有多年大型央企中层、民企高层工作历练,也有多行业、多企业分层分级的为心赋能咨询经验。

 

孙铃斌

★原京瓷科技公司高级经理。曾负责数百人的阿米巴团队运营,参与京瓷多个管理提升改善项目(SAP系统建设、组织精益增效、产品生命系统建立、生产计划系统建立等),深刻领悟京瓷的哲学思想和数据体系管理智慧,擅长解决组织流程性、系统性和激励性问题。

★格力电器(重庆)有限公司原高管。曾负责8000人的制造系统,用1.5年时间创造上亿增效收入,建立系统增效模式,培养了一批行业改善精英。

 


展开
精彩书摘

工地上有三个建筑工人,他们在共同砌一堵墙。这时,一个孩子经过,好奇地问:“你们在干什么呀?”

第一个工人头也没抬,没好气地说:“你连这个也不知道?我们在砌墙!”

第二个工人抬起头来告诉孩子:“我们在建一幢大楼!”

第三个工人脸上的笑容像是一朵花,他热情地对孩子说:“我们在建设一座城市!很快,你将会住在一个像花园一样美丽的城市,人们会在这里幸福地生活。希望你和你的爸爸妈妈也会在这里收获一生的快乐!”

表面上,三个人都在做着同样的工作,都处于相同的起点,但他们的意识却完全不同。根据霍金斯的理论:意识就是能量。不同的意识对应着不同的能量,不同的能量造就千差万别的人生。最终,是意识拉开了人与人的差距。

果然,10年后,第一个工人仍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成为建筑队队长,第三个工人则成长为一家大型建筑公司的老板。放在企业中,这三名建筑工人对应着哪些类型的员工呢?

第一种,把工作当成挣钱谋生的手段:既然砌墙只是为了赚钱,那卖火锅、擦皮鞋也都一样——哪里钱稍多一点就辞职去哪里,工作对他们而言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苦差事。这是今天企业中大多数员工的意识状态。

第二种类型的员工,他们有一定的大局观、责任感,能相对主动地工作。面对困难,他们能在一定程度上坚持,但意识能量状态还不足以在很艰难的情形下成为“先付出、后得到”的奋斗者。这样的员工,在他们内心深处,已有了小小的火苗,只需更大的火炬靠近,就能迅速成长为点燃其他火苗的火炬。

而第三种人——“我们正建造一座美丽的城市!”——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这正是稻盛眼中“自燃型”的人:对人、事物怀有巨大热情,凡事全力以赴,甚至相信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这样的人,哪怕跌至谷底,也能反弹,甚至可以一次次不断自我超越到达更高的巅峰。他们拥有强大心力,靠的是使命(意义)驱动。

稻盛相信:企业中这样的人越多,企业越能良性发展。当企业中到处都有被这样的人卷起的“旋涡”,企业也就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英雄所见略同。当代西方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讲的一个故事生动说明了其“事业理论”的含义:某天,世界500强公司ServiceMaster的董事长带着一众高管拜访德鲁克。德鲁克问:“贵公司从事的是什么样的事业?”高管们一听,很生气:我们可是世界赫赫有名的500强大企业,你竟然不知道我们是做什么的!但因为对方是大师级学者,生气归生气,高管们看着德鲁克,还是“礼貌”地回答并有人不断补充,我们做大楼外墙清扫……对大楼进行除虫……对家居做保养……但德鲁克始终一言不发。最后,董事长站起来,谦虚地请教德鲁克:“德鲁克先生,请告诉我们,我们公司是做什么的?”“你们是把一群目不识丁的年轻人带到这个城市,让他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并从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德鲁克这样回答。

生意=生命的意义。东西方殊途同归,最高层次的企业经营一定会回归到充分激发人的善意与潜能、引导企业人如何度过有意义的人生上。所以,任何伟大的企业,都必须为自身所做的事情确定价值坐标,提炼出意义的崇高性,这是“事”与“事业”的重大分野,也是“商人”和“企业家”的最大区别。

大田嘉仁曾说:“稻盛先生的经营要诀,经营十二条中的第一条——明确事业的目的与意义,重要性占90%。没有这一条,其他诸条就没有根基。”因为,这是关乎点燃生命的最关键的一条。

 

 

 

 


展开
目录

前言 稻盛和夫与任正非的第一性原理 / 001

理论篇

第1章 量子世界的秘密

问:为什么学量子力学

释:基于微观世界的新思维

解:量子世界寻宝记

实践篇

第2章 赋能——明确事业的目的和意义

第3章 观察/判断基准——作为人,何谓正确?

第4章 互补——兼备事物的两极

第5章 纠缠——世间万物,始于心,终于心

第6章 阿米巴经营中的量子思维

案例篇

第7章 好利来重生之谜——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解析篇

第8章 企业是经营者内心的投射:从可能性到确定性之间的阶梯 / 271

后记 科学·哲学·信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