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心脏生理 Cardiac Physiology Paul S. Pagel Julie K. Freed 著
何 欣 译要 点
V 心脏的胶原骨架、心肌纤维分化、瓣膜、血供和传导系统决定了心脏的机械性能和局限性。
V 心肌细胞的主要作用是收缩和舒张,而不是合成蛋白。
V 心动周期是高度协调的,和心电、机械活动、瓣膜活动息息相关。
V 心动周期中的压力和容量是一个与时间相关的二维投影,能形成一个有利于分析每个心室的收缩和舒
张功能的空间图。
V 当心脏的收缩性和顺应性不变时,心室的活动受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压力 - 容积关系的限制。
V 心率、前负荷、后负荷和心肌收缩性是决定心脏泵血的主要因素。
V 前负荷是指心肌收缩之前即刻心室腔内的血量,后负荷是心肌收缩排空时所遇到的心外阻力。
V 心肌的收缩性用来源于压力 - 容积关系、等容收缩期、心室射血期的相关指数来量化。
V 心室舒张功能实际上是指心室在正常的充盈压力下有效收集血液的能力。
V 心脏舒张是由一系列和时间有关的复杂的异构事件组成的,任何一个单一的舒张功能指标都不能完全
描述舒张期的特点。
V 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是多达 50% 的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
V 心包在心室充盈时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也是心室相互影响的一个决定因素。
心脏是一个由两组富有弹性的肌肉腔室组成的
自发电变速液压泵。每一侧的心房和心室可以同时
给心肺供血。心脏的 4 个腔室根据不同的刺激发生
变化,在收缩前充分舒张(即前负荷),开始收缩
后会受到一定的张力阻止肌肉缩短(即后负荷)。心
脏通过广泛的冠状动脉循环高效地给它提供能量。
心脏通过改变其固有力学性能(如 Frank-Starling
机制)、对神经 - 激素和反射介导信号的反馈来迅速
适应不断变化的生理条件。所有的活动都是由心房及
心室的收缩特性(即收缩功能)和心室在射血之前
正常的充盈压下有效收集血液的能力(舒张功能)
决定的。这种与生俱来的双重性意味着只要收缩功
能或舒张功能出现障碍就可能引起心力衰竭。
一、大体解剖学的功能意义
(一)结构
心脏的解剖结构决定了心脏的很多机械功能
第一篇 术前评估与管理
第 1 章 心脏风险、影像与心内科会诊
第 2 章 心导管室:成人介入诊疗常规
第 3 章 心脏电生理学的诊断与治疗
第二篇 心血管生理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
第 4 章 心脏生理
第 5 章 冠状动脉生理和粥样硬化
第 6 章 分子和基因组心血管病学及全身炎性反应
第 7 章 麻醉药理学
第 8 章 心血管药学
第三篇 监 测
第 9A 章 心电图监测
第 9B 章 心电图图谱:心电图重要变化总结
第 10 章 心血管系统的监测
第 11 章 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基础
第 12 章 中枢神经系统监测
第 13 章 凝血功能监测
第四篇 心脏手术麻醉
第 14 章 心肌血管重建术的麻醉
第 15 章 瓣膜性心脏病的置换与修复
第 16 章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
第 17 章 胸主动脉
第 18 章 少见心脏疾病
第 19 章 心、肺和心肺联合移植的麻醉
第 20 章 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第 21 章 复合手术室的手术
第 22 章 心力衰竭机械辅助装置 .
第 23 章 再次心脏手术
第 24 章 心脏手术室内患者的安全
第五篇 体外循环
第 25 章 体外循环管理与器官保护
第 26 章 体外循环设备含体外膜式氧合器
第 27 章 输血和凝血功能障碍
第 28 章 脱离体外循环
第六篇 术后管理
第 29 章 术后呼吸治疗
第 30 章 术后心血管管理
第 31 章 体外循环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第 32 章 远期并发症及其治疗
第 33 章 心脏病患者术后疼痛管理
温馨提示:请使用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