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悉达多
0.00     定价 ¥ 35.00
图书来源: 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由京东配书)
  • ISBN:
    9787512513327
  • 作      者:
    [德]赫尔曼·黑塞
  • 出 版 社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21-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作家,诗人,画家。1877年生于德国,被誉为“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位骑士”。曾获歌德文学奖、冯塔纳文学奖。1946年由于“他那些富有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并为崇高的人道主义和高尚风格提供了范例”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有小说《彼得·卡门青》《在轮下》《德米安》《悉达多》《荒原狼》《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玻璃球游戏》,诗集《浪漫之歌》《孤独者之歌》等。 

韩兆霆,毕业于复旦大学德文系,现于德国慕尼黑大学攻读德语文学硕士。


展开
精彩书摘

觉醒

功德圆满的佛陀回到那片林中,乔文达也留在了那里,悉达多离开时感觉到,他也将他过去的生活留在了他身后的林中,他告别了过去。他沉思着缓步前行,内心充满了这种感觉。他深深地思索着,好似潜入一潭深水一般,潜入这种感觉的最深处,直到其缘由所在。因为在他看来,要认知缘由,必须通过思考,并且只有通过思考,感觉才能化为认知,感觉才不至于渐渐消失,而是变得真实,开始散发它内在的东西。

悉达多缓缓漫步,沉沉地思索着。他认定,他已不再是毛头小伙子,而是一个成人了。他认定,如同蛇褪去旧皮,那个他整个青年时期的夙愿,那个渴望寻得教义、谛听教义的夙愿,也已从他身上褪去,从他心中消逝。他求道之路上遇见的最后一位老师,崇高的、大智的至圣佛陀,也无法将他留住。他必须离开佛陀,必须放弃佛陀的教义。

他沉思着,愈加放缓脚步,扪心自问:“你原本想从教义和老师那里学到的是什么?从那些教给你这么多东西的人那里,你无法学到的又是什么?”随后他意识到:“我原本想学的,是自我,是自我的意义和本质。我想要摆脱的、想要战胜的,就是自我。可我却无法战胜它,面对它我只能蒙骗自己,只能仓皇逃避。的确,世上没有别的东西像这自我一样,让我费尽心思、琢磨不透。正是这个谜一样的自我,让我有生命,让我有所独特、不同于他人,让我成为悉达多!然而我对于我自己、对于悉达多所了解的,却比对世上任何事情的了解都要少!”

沉思之中,他停步伫立,这个想法涌入脑海,而转瞬之间又有另一个想法猛然跃起,一个全新的想法:“我对自己什么都不了解,我始终对悉达多全然陌生和无知,这必然出于唯一的缘由:我对自己怀揣恐惧,我一直在逃避自己!以前我追求阿特曼,我努力成为婆罗门,我甘愿击碎自我,割裂自我,只为了找到破碎的自我之中深不可测之处的精魂,找到阿特曼,找到生命,找到那神一般的终极之物。可在此过程中,我却迷失了自我。”

悉达多睁开双眼环视四周,一丝微笑浮上他的面容,从长梦中觉醒之感从他心中涌现,直至全身。随即他再次起步,走得飞快,像一个深知自己使命的成人一样。

“啊,”他长舒一口气,想道,“我不会再让悉达多离我远去了!我也不会再为了追求藏于废墟之后的奥秘,而扼杀和割裂自己了!我再不会去学《瑜伽吠陀》,也不学《阿达婆吠陀》,也不会学那些苦行僧,不会去学任何的教义。我只要向自己学习,我要以自己为师,我要认识自己,认识悉达多的奥秘。”

他环顾四周,好像第一次看到世界一样。世界美丽又五彩缤纷,世界独特又充满迷幻色彩!这里蔚蓝,这里澄黄,这里碧绿。苍穹流转,江河流淌,森林勃发,山岳耸立。一切都如此美丽,一切都充满奥秘和奇异魔幻。在这之中,悉达多,这位觉醒之人,在寻找通向自我之路。所有这些,这些澄黄蔚蓝,这些江河森林,这些东西第一次映入悉达多的眼帘。它们不再是摩罗[ 摩罗,又作“魔”,指妨碍修行者的妖魔。]的法术,不再是玛雅[ 玛雅,神话中的虚幻女神。]的面纱,也不再是为那些思想深邃、追求统一的婆罗门所轻视和鄙夷的表象世界中,偶然形成、没有意义的繁复纷杂的事物。蓝即蓝,河即河,如果那唯一的神圣的存在也蕴含在这蓝中、这河中,在悉达多中,那么这一切,这是澄黄,这是蔚蓝,那是苍穹,那是森林,他是悉达多,就是这神圣存在的表现和感知。意义与本质不是隐藏在事物之后的,而是蕴含在它们之中的,在万物之中。

“我之前是多么麻痹和愚蠢啊!”他一边疾步前行,一边想道,“一个人读一篇文章,他若想要挖掘其含义,必然连其中的标注和字词都不能小视,不会称这些是假象、巧言和虚壳,而是要仔细研读,钻透它,热爱它,每个字都不能放过。可我呢,之前我想读世界之书,读我自身本质之书,可是我却为了一个阅读之前臆想出来的含义,轻视了基本的标注和字词。我把表象世界称为假象,我把眼中所见、口舌所言当作偶然,认为它们徒有虚壳。不,这些已经过去了,我现在已经觉醒,我真的觉醒了,今天我迎来了新生。”

悉达多思绪涌动,刹那间,不由得再次驻足停立,如同有一条巨蟒拦路于前。

刹那间,他突然想清楚了:他,真正的觉醒者、新生者,他必须完完全全地重新开启他的生活。早在这一天清晨他离开祇树给孤独园,离开世尊佛陀的精舍时,他就已经觉醒,已经走上了归于自我的道路。那时候的他觉得,对他来说,经过漫长的苦行岁月,回到家乡与父亲重聚,这是理所当然的。然而现在,就在顷刻之间,在他猛然驻足如同巨蟒临于前的一刻,他又醒悟到另一番认识:“我不再是原来那个我了,我不再是苦行者,我不再是僧人,我也不再是婆罗门。要我回家到父亲那里去,我该做什么呢?学习?祭祀?禅定冥思?这些事都过去了,这些事与我不再相关了。”

悉达多立身不动。转瞬之间,一丝寒意掠过心头,他感到他的心脏像一只小鸟或一头小鹿那样在胸中战栗,因为他突然发现,他是多么孤独。这些年来,他其实始终无所归属,可他连这点都没有察觉到。现在他发现这一点了。一直以来,即使在最遐远的神思之中,他都是他父亲的儿子,他都保留着婆罗门的身份和高贵的地位,他都被视为一位智者。如今他只是悉达多,一个觉醒了的人,仅此而已。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刹那间一阵寒意袭来,让他毛骨悚然。谁也没有他这样孤独。没有不属于贵族的贵族,没有不属于工匠的工匠,相同的人共成一派,分享着相同的生活,说着相同的语言;没有称不上是婆罗门的婆罗门离群索居;没有不甘愿沙门生活的苦行僧;甚至连林中与世隔绝的隐士也不是唯一的、孤独的,他们也有归属,他们也属于某个家一般接纳他们的群体。乔文达成了佛陀的信徒,便多了千百个僧人兄弟,他们穿相同的衣服,有相同的信仰,讲相同的话语。而他,悉达多,他属于哪里呢?他和谁过着一样的生活呢?他和谁讲着一样的语言呢?

转瞬间,他周围的世界消逝而去,他独自伫立,像天空中的一颗孤星;转瞬间,他从凄冷与绝望中勃然而起,双拳紧握,比以往更加自我。他感到:这是觉醒前的最后一丝畏惧,这是新生前的最后一搏。随即他重新前行,大步流星、又快又急,再不往家的方向,再不往父亲的方向,再不往回而去。


展开
目录

第一部

婆罗门之子 

沙门 

乔达摩 

觉醒 

第二部

迦摩罗 

尘世间 

轮回 

小河边 

船夫 

儿子 

乔文达 

《悉达多》文学大事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