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情况 新问题 新探索——2021年度上海统战优秀调研文选》为上海市委统战部年度系列选题,汇集上海市委统战部门以及各个相关单位的部分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文章,是上海市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年度创新成果的汇编,对2021年度的上海市各单位统战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以及统战工作的发展方向结合具体案例和实绩进行了深入、全面且具体的调研和探讨。该书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考察研究了一年来上海市统一战线工作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成绩,并对上海市各个地区、单位和社会层面的统一战线工作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为上海市统一战线各单位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统一战线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提供参考借鉴。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2021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出台《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强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分步实施,向基层放权赋能,减轻基层负担。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建立起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对于社会治理而言,一般有两个必要前提:一是具有成熟的多元管理主体,包括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二是各主体之间具备民主、协作和妥协的精神。萨拉蒙的“新治理”理论也指出,治理要想区别于传统的统治,就必须重视对方治理主体的合作共治,以此体现各类主体的广泛协作关系。国内也有学者明确认为,能体现现代治理精神的基本形式就是协商民主。因此,统一战线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和协商机制,在中国的社会治理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 上海基层社会治理的特点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并指出,城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要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上海要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明确指出,上海要率先构建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统筹推进和有机衔接的治理体系。可见,国家治理、城市治理、社会治理等相关概念,既相通于治理,又相异于治理的对象和范围。上海市委于2020年6月审议通过《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的意见》,立足上海,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把握人民城市的根本属性,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都市。二是把握人民城市的人本价值,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是把握人民城市的生命体征,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现代化新路。四是把握人民城市的战略使命,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五是把握人民城市的精神品格,着力提高城市软实力。六是把握人民城市的主体力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其中“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现代化新路”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对城市狭义社会治理的集中阐述,是对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超大城市社会治理和党中央关于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念的贯彻落实。
近年来,上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发挥在城乡社区治理中的牵头作用,推动大城治理从基层开始,顶层设计从底层着手,着力做实基层基础,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开创超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新境界。
第一,上海下发“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系列文件,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由此,一个市、区、街镇、居村四级纵向贯通、部门横向协同,政社互联互动的社会治理格局在上海逐步形成。
一是全面改革街道体制,街道工作职能集中聚焦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实行街道党政内设机构“6+2”模式,更好地体现“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服务”的工作导向。二是基层治理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建立条块联席会议机制,推动解决困扰基层的难点瓶颈问题。三是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延伸管理网格,全市所有街镇和开发区均已建成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居(村)网格工作站基本实现全覆盖。四是基层自治共治活力不断激发。完善自治网络,健全自下而上的自治议题、项目形成机制。落实自下而上的社区共治议题形成机制,进一步激发社区各方参与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五是基层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推进社区分类治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破解顽症难题。
第二,围绕上海超大型城市特点,上海市从推进社区共治和居民自治两个维度,积极探索党建引领自治共治的有效途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一是加强党建引领,促进社区协商共治。首先,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街镇层面,主要以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为形式,普遍建立具有包容性、开放性、灵活性的平台载体,为动员驻区单位参与社区治理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居村层面,全面推行“大党委制”和“多位一体”联席会议制度,全市87%以上居民区党组织设立了“兼职委员”。其次,推动形成协商合作机制。在街道层面建立社区代表会议和社区委员会制度。社区代表会议是在街道党工委领导和街道办事处指导下,由街道社区各界代表参加,围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区持续发展的社区公共事务,广泛开展社区民主协商,推进社区共治,实现社区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基层治理形式;社区委员会是社区代表会议闭会期间的常设机构,负责社区代表会议的日常工作。目前,全市街道实现共治制度全覆盖。第三,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推动街镇社区发展基金(会)建设,链接社会资源,为社区“微治理”“微更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二是创新居村机制,激发群众自治活力。首先,以居村党组织为核心,完善治理体系。不断理顺组织关系,在居民区,重点加强居委会对业委会的指导和监督。一方面,探索在居委会下设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另一方面,探索符合条件的居委会成员通过合法程序兼任业委会成员;同时,发挥专业社会组织的支撑作用,协调解决物业管理难题。在农村,重点厘清村民委员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责和相互关系,推动功能分离,经费分账管理和使用。其次,坚持群众当家做主,搭建协商议事平台。建立健全“两个自下而上”机制,即“自下而上”的自治议题形成机制和居村工作评价体系,注重群众参与,加强成果转化。在参与群体上,建立了一批更富包容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的协商议事群体,涌现了像徐汇“绿主妇议事会”、浦东“戴老师议事厅”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自治群体。在协商过程中,大幅增加来自居民和社区组织的提议比重,普遍开展“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三会制度和“四议两公开”制度,切实将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转化为社区协商的公共议题和项目,增强群众的参与感和主体意识。第三,强化支撑保障,推动居村减负增能。第四,落实资金支持。用活“社区发展基金”,在财政资金以外形成一个社会资金的“蓄水池”,扶持自下而上产生的项目。
社区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上海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既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也要发挥居民自治功能,把社区居民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统一战线工作经验研究
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统战基础理论上海研究基地 肖存良1
统一战线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杨浦实践
中共杨浦区委统战部11
长宁区统战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发挥机制探析
中共长宁区委统战部25
论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统一战线
上海师范大学 商红日 吕同舟 陈兆旺33
关于新时代民主党派开展专项民主监督的思考
——基于上海民主党派开展专项民主监督的实践
中共徐汇区委统战部 致公党徐汇区委47
关于徐汇区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中共徐汇区委统战部54
参政党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研究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 张星60
民主党派人士在医院发展中作用发挥情况的调查研究
——以上海部分医院为例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王雪文70
关于崇明区无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共崇明区委统战部79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体制机制研究
复旦大学 赵东元 周鹏 高艳 邱悦 邓丝雨83
新形势下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现状及作用发挥研究
——以上海财经大学为视角
上海财经大学 周杰普 曹姝 李铭伟87
关于宝山区中小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调研报告
中共宝山区委统战部 陈继渭95
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上海调研报告
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101
关于深化推进自贸试验区统战工作的调研报告
中共浦东新区区委统战部107
推动上海民营中小企业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的对策研究
民建普陀区委116
浦东新区民营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
中共浦东新区区委统战部123
关于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
中共徐汇区委统战部 徐汇区工商联132
普陀区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调查与思考
普陀区工商联151
园区共同体构建的统战逻辑
——园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理论内涵、体系框架与实践方向
中共黄浦区委统战部 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165
“浦东新动力@陆家嘴”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的深化研究
中共浦东新区区委统战部172
嘉定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体系研究
中共嘉定区委统战部178
重在新领域适应新需求努力推动产业园区新联会高效自转
——以上海市静安区天目西路街道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新联会为例
上海市静安区天目西路街道党工委190
了解新阶层新诉求,激发新联会“新活力”
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党工委200
互联网时代下自由职业人员统战工作对策研究
中共虹口区委统战部208
新时代沪港澳高校青年交流的实践与探索
温馨提示:请使用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