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医患关系作为研究视角,分析医疗纠纷的预防机制,意在探索医患沟通机制和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对推动医疗纠纷预防制度发展的重要意义。
医患关系的特征
医方与患方在诊疗活动中形成的医患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受社会大环境影响,是各种社会因素在医疗场域综合作用的具体体现,主要表现出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医患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双向关系。医患关系涉及医方与患方两类主体,双方以治愈疾病为共同目标,共同参与到诊疗过程中。在现代医疗中,伴随着医学模式的变化以及患者权利运动的兴起,医方不仅仅是单向地运用医学知识及技术去诊治疾病,而且要与患方充分进行沟通,在诊疗过程中就疾病、诊疗方案、相应风险等给予解释说明;患方也不仅仅是被动地配合医方的诊疗,而是会积极主动参与到诊疗过程中,与医方进行讨论并作出决定。医患关系体现出医方与患方之间动态的、双向的互动。
第二,医患关系中医患的信息不对等。医患关系本身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平等是其核心 。但是,考虑到医学知识及技术的复杂性,即便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医师,也难以精通各个方面的医学知识,对于患者来说,更是如此。同样地,患者本身的生理状况、生活习惯、用药习惯、既往病史具有私密性,如若患者不主动与医方分享,医方也无从知晓。尽管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患者了解掌握医学知识技术有一定的帮助,病历制度也对医方了解患者的情况有帮助,但是,医患之间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信息的不对等。
第三,医患关系与人文关怀密不可分。医学虽然是一门科学,但是医学的对象是病患,因此,医学是一门以“人”为本的科学。 无论是西方医学,还是我国的传统中医,都非常重视医学的人文关怀。比如,“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在雅典发生瘟疫时,冒着生命危险前往雅典救治;我国唐代名医“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的“大医精诚”篇中写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医患关系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生物医学模式把疾病与患者相分离,导致了医患关系的物化,受到诟病。医学终究是治疗疾病,救治患者,医患关系不能脱离人文关怀而独立存在。
医患关系的内容
医患关系涉及医学、法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其内容可根据诊疗实施的有无划分为技术关系与非技术关系。所谓技术关系,是指在诊疗活动过程中,医方与患方因医疗技术互动而产生的关系。由于医方在医疗技术方面掌握的信息与患方并不对等,在技术关系中,容易出现医方高高在上、忽视患方自主性的情况,故医患关系容易产生矛盾。
所谓非技术关系,是指在诊疗活动过程中,医方与患方因社会、心理、伦理、经济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关系,具体包括:医患法律关系、医患伦理关系、医患心理关系等。 在医患关系中,患方对医方是否满意,医疗技术仅占部分因素,大多时候是非技术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医方是否遵守相应法律法规、是否真正关心患者、从患者的角度为患者考虑,很有可能会左右医疗纠纷的走向。
引 言
一、医患关系与医事法 / 003
二、医疗纠纷是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 / 005
三、医患关系是备受关注的职业关系之一 / 009
四、本书的结构及主要研究内容 / 011
第一章 医患关系
第一节 医患关系的概述 / 016
一、医患关系的概念 / 016
二、医患关系的特征 / 019
三、医患关系的内容 / 020
第二节 医患关系的模式 / 022
一、国外学者就医患关系模式的研究 / 022
二、我国学者就医患关系模式的研究 / 026
本章小结 / 029
第二章 医患法律关系
第一节 医患法律关系的概述 / 034
一、医患法律关系的概念 / 034
二、医患法律关系的分类 / 035
三、医患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 038
第二节 医患法律关系的性质 / 046
一、民事法律关系说 / 046
二、消费法律关系说 / 048
三、行政法律关系说 / 050
四、社会法律关系说 / 052
本章小结 / 055
第三章 医患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第一节 医方的权利与义务 / 060
一、医疗机构的权利与义务 / 061
二、执业医师的权利与义务 / 064
第二节 患方的权利与义务 / 072
一、患者的权利 / 072
二、患者的义务 / 084
本章小结 / 087
第四章 医患关系的多视角综合分析
第一节 历史视角下的医患关系 / 092
一、医患关系在我国的历史沿革 / 092
二、医患关系在西方的历史沿革 / 107
三、数字时代中的医患关系 / 112
第二节 社会角色理论视角下的医患关系 / 116
一、社会角色理论的概述 / 116
二、患方角色与医方角色 / 119
第三节 共情理论视角下的医患关系 / 126
一、共情理论的概述 / 126
二、共情理论与医患关系 / 128
本章小结 / 133
第五章 医疗纠纷预防制度
第一节 医疗纠纷 / 138
一、医疗纠纷的基本概念 / 138
二、医疗纠纷的成因分析 / 141
第二节 医疗纠纷的预防 / 146
一、医疗纠纷预防的概念 / 146
二、医疗纠纷预防的内容 / 147
第三节 我国医疗纠纷预防制度的立法变迁 / 153
一、《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施行前 / 153
二、《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施行后 / 155
第四节 医患沟通机制 / 158
一、医患沟通的发展史 / 158
二、医患沟通的基础理论 / 160
三、我国医患沟通机制的发展现状及完善建议 / 163
第五节 医务社会工作制度 / 167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史 / 167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 / 168
三、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制度的发展现状及完善建议 / 170
本章小结 / 176
结论 / 181
后记 / 185
温馨提示:请使用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