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立法研究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由京东配书)
  • ISBN:
    9787522722382
  • 作      者:
    孙佑海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孙佑海,男,山东荣成人。吉林大学法学学士、民法学硕士、南京农业大学管理学博士。历任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所长,最高人民法院理论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秘书处负责人,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一级高级法官。现任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专业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农业大学土地法专业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资源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生态”的系统认知
一 “生态”的词源追溯
二 系统认知“生态”的重要意义
三 系统认知下的“生态”再审视
第二节 “生态环境”的整体审视
一 作为环境组分的“生态环境”
二 作为“生活环境”关联体的“生态环境”
三 整体语境下的“生态环境”
第三节 “生态环境损害”的话语展开
一 “生态环境损害”的认知历程
二 “生态环境损害”的域外审视
三 “生态环境损害”的内涵界定
第四节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基本内涵
第二章 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回顾与评价
第一节 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回顾
一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先行试点阶段(2013—2017年)
二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全国推行阶段(2017—2020年)
三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发展成熟阶段(2020年至今)
第二节 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取得的成就
一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入法
二 官方发布多批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
三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取得实践成果
第三节 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责任构成要件存在的问题
二 赔偿范围存在的问题
三 磋商制度存在的问题
四 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
五 鉴定评估制度存在的问题
六 赔偿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论
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论概述
二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论视域下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公共产品理论
一 马克思主义公共产品理论概述
二 马克思主义公共产品理论视域下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
第三节 生态正义理论
一 生态正义理论概述
二 生态正义理论视域下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
第四节 环境权理论
一 环境权理论概述
二 环境权理论视域下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
第四章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域外经验
第一节 美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分析
一 美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二 美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途径
三 美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责任
第二节 欧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分析
一 欧盟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二 欧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途径
三 欧盟生态环境损害法律责任
第三节 日本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分析
一 日本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二 日本公害健康损害民事救济制度
三 日本公害健康损害行政补偿制度
第四节 域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启示
一 各国经验小结
二 立法模式启示
第五章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实体内容
第一节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构成要件
一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构成要件概述
二 行为要件
三 结果要件
四 因果关系推定
五 主观要件
六 主体要件
第二节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范围
一 生态环境损害之赔偿目的
二 生态环境损害之赔偿功能
三 生态环境损害之赔偿原则
四 生态环境损害之情形
五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之范围类型
第六章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程序内容
第一节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非诉机制
一 磋商的概念及法律性质
二 磋商结果的法律效力分析
三 磋商与诉讼的衔接
第二节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诉讼机制
一 起诉立案
二 举证责任
三 证据审查
四 诉讼保障
五 责任承担
六 诉讼衔接
第七章 强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实施和监督
第一节 完善生态环境损害的鉴定评估机制
一 明确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内涵和范围
二 完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管理制度
三 规范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方法
第二节 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的使用和监管
一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的内涵
二 完善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使用制度的建议
第三节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社会化填补
一 建立生态环境责任保险制度
二 设立生态环境损害填补基金
三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社会化填补的其他方式
第四节 促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一 信息公开
二 公众参与
第八章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下检察机关职能作用的发挥
第一节 检察机关的职能梳理
一 诉讼职能
二 监督职能
第二节 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检察机关的主要履职方式
一 提起环境刑事公诉
二 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三 支持其他适格主体起诉
四 提出环境检察建议
五 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六 监督各类环境诉讼
第三节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施以来检察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