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目录
第1 章 需求本质 1
1.1 需求的定义 2
1.2 需求工程的良好实践 5
1.3 谁负责所有这些事情 8
1.4 一些反复出现的主题 9
1.5 需求的生命期和时间 11
1.6 上手指南 11
第2 章 奠定基础 13
2.1 实践#1:首先理解问题,然后再形成解决方案 14
2.1.1 业务问题 14
2.1.2 征询真正的问题 15
2.1.3 始终关注业务问题 17
2.1.4 相关实践 18
2.1.5 行动练习 18
2.2 实践#2:定义业务目标 19
2.2.1 业务需求 19
2.2.2 业务目标 22
2.2.3 成功指标 23
2.2.4 产品愿景 24
2.2.5 相关实践 25
2.2.6 行动练习 26
2.3 实践#3:定义解决方案的边界 26
2.3.1 完善解决方案概念 27
2.3.2 设定上下文 28
2.3.3 扩展生态系统 29
2.3.4 应用解决方案边界 30
2.3.5 相关实践 32
2.3.6 行动练习 32
2.4 实践#4:确定并描述利益相关方 33
2.4.1 寻找利益相关方 34
2.4.2 利益相关方、客户和用户类别 36
2.4.3 确定利益相关方的特征 37
2.4.4 相关实践 39
2.4.5 行动练习 39
2.5 实践#5:确定有决策权的人 39
2.5.1 谁来做决定 40
2.5.2 他们如何决定 41
2.5.3 决定之后会发生什么 43
2.5.4 相关实践 43
2.5.5 行动练习 44
第3 章 需求征询 45
3.1 实践#6:理解用户需要用解决方案来做什么 47
3.1.1 专注于使用 47
3.1.2 征询用户需求 48
3.1.3 用例剖析 51
3.1.4 应用以使用为中心的需求信息 52
3.1.5 相关实践 52
3.1.6 行动练习 53
3.2 实践#7:确定事件和响应 53
3.2.1 事件的类型 54
3.2.2 指定事件 55
3.2.3 相关实践 59
3.2.4 行动练习 59
3.3 实践#8:评估数据概念和关系 59
3.3.1 理解数据对象及其关系 60
3.3.2 完善对数据的理解 62
3.3.3 数据细节决定成败 64
3.3.4 寻找数据需求的藏身之处 66
3.3.5 相关实践 67
3.3.6 行动练习 67
3.4 实践#9:征询和评估质量属性 67
3.4.1 征询质量属性 68
3.4.2 质量属性的含义 69
3.4.3 权衡质量属性 70
3.4.4 规范质量属性 71
3.4.5 相关实践 73
3.4.6 行动练习 73
第4 章 需求分析 75
4.1 实践#10:分析需求和需求集 76
4.1.1 分析单个需求 77
4.1.2 分析需求集 81
4.1.3 相关实践 83
4.1.4 行动练习 83
4.2 实践#11:创建需求模型 84
4.2.1 选择合适的模型 85
4.2.2 使用模型来完善理解 87
4.2.3 迭代建模 90
4.2.4 相关实践 91
4.2.5 行动练习 91
4.3 实践#12:创建和评估原型 91
4.3.1 进行原型设计的原因 92
4.3.2 如何进行原型设计 93
4.3.3 原型的命运 96
4.3.4 相关实践 97
4.3.5 行动练习 97
4.4 实践#13:需求优先级排序 97
4.4.1 优先级排序的挑战 98
4.4.2 影响优先级的因素 99
4.4.3 优先级排序技术 100
4.4.4 通过逐对比较对质量属性进行优先级排序 102
4.4.5 分析性优先级排序方法 103
4.4.6 相关实践 104
4.4.7 行动练习 105
第5 章 需求规范 107
5.1 实践#14:以一致的方式编写需求 109
5.1.1 常见需求模式 109
5.1.2 抽象层次 111
5.1.3 需求属性 113
5.1.4 非功能需求 114
5.1.5 相关实践 115
5.1.6 行动练习 115
5.2 实践#15:以结构化的方式组织需求 115
5.2.1 需求模板 115
5.2.2 软件需求规范 117
5.2.3 需求管理工具 119
5.2.4 相关实践 120
5.2.5 行动练习 121
5.3 实践#16:确定和记录业务规则 121
5.3.1 定义业务规则 121
5.3.2 发现业务规则 123
5.3.3 记录业务规则 124
5.3.4 应用业务规则 125
5.3.5 相关实践 126
5.3.6 行动练习 126
5.4 实践#17:创建词汇表 127
5.4.1 沟通的同步 127
5.4.2 相关实践 130
5.4.3 行动练习 130
第6 章 需求确认 131
6.1 实践#18:评审和测试需求 132
6.1.1 需求评审 132
6.1.2 需求测试 134
6.1.3 验收标准 135
6.1.4 测试分析模型 136
6.1.5 高效地测试需求 138
6.1.6 把质量提到前面 139
6.1.7 相关实践 140
6.1.8 行动练习 140
第7 章 需求管理 141
7.1 实践#19:建立和管理需求基线 142
7.1.1 定义需求基线 142
7.1.2 两种基线策略 143
7.1.3 确定要包括到基线中的需求 144
7.1.4 就基线达成一致 145
7.1.5 管理多个基线和对它们的变更 147
7.1.6 相关实践 148
7.1.7 行动练习 149
7.2 实践#20:有效管理需求变更 149
7.2.1 预测需求变更 150
7.2.2 定义变更控制过程 151
7.2.3 评估变更影响 154
7.2.4 做出决策后 155
7.2.5 寻找更少的变更 155
7.2.6 相关实践 155
7.2.7 行动练习 156
附录 实践汇总 157
参考资料 159
索引 165
温馨提示:请使用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